這幾年國家大力提倡“光盤行動”,大家出去吃飯時明顯比以前理智多了,點菜不再是為了面子而點一大桌子吃不完,夠吃又能吃好成為新的時尚。其實“鋪張浪費”不僅出現在吃飯這件事兒,由于“面子”觀念作祟,國內消費者買車時也大都豪氣沖天,高配和頂配車型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餑餑。
可是后來大家發現,車輛上的很多配置買回來后就成了擺設,有些比較隱秘的功能車主甚至壓根就不知道,大把的資源白白浪費,很多血汗錢付諸東流。今天我們就提倡大家在買車時理性消費,為此專門列出10種華而不實的配置幫助大家“避坑”,如果沒必要,千萬不要為它們買單。
車內香氛系統
這通常是豪華車上才有的高級配置,一般隱藏在手套箱內,簡單地說就是將香水通過空調送風系統吹進車廂,而且還可以選擇香水的氣味。聽起來很“高大上”,可惜,中國消費者使用香水的習慣還處于萌芽階段,尤其在很多男士的觀念中,用香水就是“娘娘腔”的表現,所以如果沒有這種愛好,車內香氛這項配置完全可以不要。
車內環境氛圍燈
這依然是豪華車帶起來的風潮,現在連10萬左右的家用車也以提供這項配置為傲。最低級的是單色的環境氛圍燈,高級一些有7色的,再高級一些有30色的,甚至還有64色的,當然一般都還可以調節亮度。每到晚上坐進車內,總感覺像坐進酒吧卡座一樣,“服務員,來瓶紅酒!”。除此之外,這種燈光幾乎沒有任何實質作用,相反還會造成“光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駕駛安全性。
副駕駛屏幕
這是很多造車新勢力起頭的所謂創新,在副駕駛正前方的儀表臺上安一塊屏幕,這樣的話坐在副駕駛的乘客就可以聽歌、刷劇、看電影了。那么問題來了,由于副駕駛前方需要設置安全氣囊,所以屏幕的位置會偏低,再加上鏡面反光等因素,實際體驗并不好,還不如舉著手機看。
行人保護氣囊
很多豪華車型上都有這項配置,可惜很多消費者買車時根本不知道,直到某次輕微碰撞后前機蓋下面蹦出兩個小氣囊,然后才對著天價維修單仰天長嘯。這項配置的雞肋之處就在于其靈敏性不好把握。此前有新聞報道,某品牌豪華車只是過個減速帶顛了一下,行人保護氣囊就打開了,換一個需要幾千塊。還有在郊區低速行駛時撞到雞鴨狗兔之類的,車輛行人保護氣囊大概率也會爆開,徒增維修成本。
夜視系統
對,你沒有聽錯,就是經常出現在軍事和科幻電影中的夜視系統,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在了一些豪華車上。按照廠家的用意,這套系統是為了提高行車安全性,比如在夜晚光照不好的情況下通過紅外線偵測前方行人等,甚至有車企在夜晚演示這項功能時直接將大燈給關閉了,僅依靠夜視系統前行。初衷是好的,值得表揚,但是能用到的機會并不多,有時還會導致駕駛員分神,適得其反。
自動泊車
自動泊車是近幾年汽車行業中的熱門配置,甚至在10萬以下的車型上都能看到,可以說是自動駕駛的“雛形”。值得稱贊的是,自動泊車近幾年也實現了升級進化,以前大都還需要駕駛員換擋和控制剎車,等于車輛只負責打方向,現在則是“一鍵泊車”,駕駛員完全不需要參與泊車過程。筆者專門體驗過很多車型的這項功能,唯一的感覺就是“忐忑”,方向盤轉起來嗖嗖的快,總害怕哪里出錯造成撞車事故,也不知道自動泊車時出了事故,保險公司賠不賠。
語音識別控制
這也是消費者現在見怪不怪的所謂高科技配置了,大都是以車輛品牌為“名”,駕駛員喊一句“您好,某某”,系統就能被激活,然后駕駛員就可以通過語音操控藍牙電話、空調、天窗、娛樂系統等車內配置了。可問題是,這些系統通常只對一些固定的語句比較敏感,再加上很多人普通話不標準,所以系統常常聽不懂車主說的話,而且是“教不會”的那種類型,基本上用幾次就不玩了。想想多年前蘋果推出Siri時的那種驚艷,現在已經很少見人用Siri了。
抬頭顯示
抬頭顯示簡稱HUD,是出身于航空航天的一項技術,簡單地說就是把車速、導航等關鍵信息投射到前擋風玻璃上,這樣駕駛員在駕車過程中就不會經常低頭查看儀表信息了,理論上會更安全。聽起來非常實用對不對?可是就筆者體驗過的抬頭顯示來看,現實并沒有那么美好。主要是人眼的對焦問題,如果駕駛員將目光聚焦在前方道路,很難通過余光觀察到抬頭顯示信息,除非將目光聚焦到玻璃上,這樣的話跟低頭看儀表其實沒什么區別,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主動降噪
降噪耳機實在是個好東西,有了它,不管是坐飛機還是擠地鐵,都能將大部分噪音隔絕于耳。正因為如此,當一些車型打出“主動降噪”這個配置時,很多消費者就出現“過高”的期望值。事實上,現在最喜歡配備主動降噪功能的主要是日系車和美系車,而日系車的隔音效果你懂的,即便有了降噪也感覺不出效果;美系車的隔音本身就不錯,用不用降噪其實無所謂。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看,奔馳S級和奧迪A8L這些頂級轎車,全系都沒有配備主動降噪。
前排座椅按摩
這個一般也是豪華車的專屬,通常配備于前排座椅,在頂級豪華車型上也會配備于后排座椅。本質上,這是讓人肌肉放松的,問題是開車本身就是一項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情,開車時屁股底下和后背上像有蟲子在爬一樣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無福消受。后排座椅有這項功能倒是可以考慮。
結語:以上10項配置中除了行人保護氣囊之外筆者都有過多款車型的親身體驗,它們就像桌上一道可有可無的菜,如果不是錢多到花不完,真的不需要為它們買單,當然了,土豪請隨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