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端MPV,豐田埃爾法絕對是繞不開的選項,以至于近兩年上市的高端MPV車型,無不將埃爾法視作最核心的“假想敵”。
客觀來說,埃爾法之所以能夠成功,一半源于傳承了豐田品牌舒適、平順、省心的產品基因,令其很好地勝任“保姆車”的身份;另一半則靠國內車主“賞光”,居高不下的市場熱度,不僅帶來了較高的品牌溢價能力,還造就了“加價就是尊貴”的消費共識。
不可否認的是,埃爾法是一款各項屬性較為均衡的產品,但從國內售價、行業地位的角度來看,它也并非完全不可替代。在眾多沖擊高端MPV市場的“后浪”中,騰勢D9便展現出不俗實力,剛剛過去的11月份,騰勢D9便帶來交付后首個自然月售出3451輛的成績單。
月銷3451輛是個什么概念?在今年1-10月份中,埃爾法在華單月上險量最高為1月份的2538輛,在隨后的幾個月中,其月上險量在1000-2000輛內徘徊。在乘聯會公布的10月中高端MPV銷量中,如果拋開售價不說,這一成績僅次于別克GL8、豐田賽那和傳祺M8,有望位列行業內前五;再考慮到騰勢D9平均41.5萬元的車價,其含金量之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非要為燃油時代的埃爾法選擇一個“接棒者”的話,那誕生于新能源時代的騰勢D9,或許是最佳選擇。在產品力層面,騰勢D9擁有超5250mm車長、3110mm軸距,并且標配了第二排座椅加熱/通風/按摩,及第三排前后/靠背調節功能,可以滿足乘客對于空間、舒適度的需要。同時,業內享有背書的DM-i超級混動、刀片電池技術也搭載于騰勢D9插混版、純電版車型之上,論加速、平順、經濟性表現,騰勢D9比埃爾法更能滿足用戶需求。
雖說豪華感并非建立在科技配置的基礎之上,但有了智能科技的加持后,整車在安全性、便捷性與娛樂性的提升,成為烘托豪華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拿騰勢D9而言,L2級駕駛輔助系統、15.6英寸懸浮式中控屏、后排液晶屏及14喇叭丹拿音響的加入,豐富了全家出行、商務接待、車內辦公等用車場景。相較于冷冰冰的埃爾法,騰勢D9更能讀懂當代精英人士的需求喜好。
當然,如果非要說埃爾法有哪些方面強于騰勢D9,品牌溢價應當算是一項,客觀來說,這也是包括騰勢D9在內的所有高端MPV,很難在短期內領先的屬性。但值得一提的是,騰勢品牌背后站的是比亞迪和奔馳,二者分別為新能源時代、燃油時代的領軍品牌;立足高端的品牌基調,難道不比蔚來、高合等新勢力品牌更值得青睞嗎?
結語:騰勢D9月銷3451輛,并不是“終點”。據騰勢汽車總經理兼首席共創官趙長江表示,騰勢D9大定用戶已達4萬,而12月份的銷量目標,預計是在7000+輛。結合比亞迪11月份累計銷量達23萬輛的數據來看,這個數據所言非虛;騰勢D9何時能夠取得中高端MPV市場銷冠,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