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步入“存量時代”開始,國內車市便迎來了一個接一個的挑戰。先是新能源產品對整個行業造成沖擊,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車企的發展戰略;再到“黑天鵝”事件導致產能受限、需求低迷,令不少老牌企業黯淡出局;還有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最新掀起的“價格戰”,令企業想要同期持平都會成為奢望。
當然,越是在困難的時候,就越要“折騰”。相較于國內市場的趨于飽和,開拓海外市場,讓國產車走出去,成為近兩年的熱議話題。據中汽協數據顯示,在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出口量為107萬輛,同比增長58.1%,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至于哪些車型在海外市場賣得好,看過5月SUV出口銷量榜單后,相信不少人都會感到驚訝。
作為純電SUV市場的熱門車型,5月特斯拉Model Y以月銷31054輛榮膺國內市場銷冠,同時,其出口19426輛,再度登上出口榜單的冠軍。很多人不知道的是,Model Y雖說較Model 3上市時間較晚,但卻是2022年全球最暢銷的單一車型,在中國、北美、歐洲等地均有不少受眾。由此也不難看出,即便是到了純電時代,SUV車型依舊更容易受青睞。
榜單的第二名,既不是比亞迪旗下的新能源車型,也不是傳統的長安CS75PLUS或哈弗H6,而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型SUV名爵ZS,其5月國內銷量為13輛,出口量達14103輛。客觀來說,面對本田XR-V、吉利繽越等實力強勁的同級車型,名爵ZS的實力稍顯薄弱,正面硬剛并不明智;但海外市場的爆紅,從另一方面肯定了自身實力,能夠將真金白銀裝進口袋,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除此以外,奇瑞汽車旗下的瑞虎7、歐萌達、瑞虎5x均擠進出口榜單前五,三者月銷分別達13461輛、12316輛和11007輛,放到國內市場并不起眼,但對于整個品牌的銷量提升起到了重要助力。從去年開始,奇瑞汽車便有著“批發量遠高于零售量”的反常表現,背后原因,便在于面向海外市場的持續輸出。如今的奇瑞汽車,已經成為“中國出口”的響亮名片,照這個趨勢發展,奇瑞汽車也將在不知不覺間實現“悶聲發大財”。
此外,東風納米EX1作為小型純電SUV,雖說在國內市場的存在感不高,但5月出口量達到了10569輛,實現了一鳴驚人;緊隨其后的繽越出口量為9148輛,國內銷量為7122輛,加起來穩穩超1.5萬輛的月銷成績,放到整個SUV市場銷量中,也有著躋身榜單前十的實力。同樣入圍進口榜前十的車型,還有名爵EZS、哈弗初戀及瑞虎8,三者出口量均超過7000輛。
盤點5月份SUV出口榜單會發現,在國產暢銷車型中,基本以小型/緊湊型燃油車型為主,其國內定價均在10萬元上下。雖說國內車市的競爭焦灼,但它們在海外市場卻輕松開辟出一片廣闊天地。正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所言,車型遇到銷量瓶頸,或許并非產品力不行,有時候換個環境發展,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表現。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