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造車新勢力,相信大家最先聯想到的是2015年前后誕生的“蔚小理”等品牌,正是因為這些全新品牌的涌入,才加速了中國車市邁進新能源時代的征程。然而,如果進一步深究的話,早在2010年便成立的騰勢汽車,同樣也是國內新能源市場發展的原始驅動力,尤其是在比亞迪與奔馳合資的背景下,這一品牌被寄予了厚望。
遺憾的是,騰勢汽車的到來,恰好趕上了國內燃油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那個“有車就好賣”的年代,奔馳集中精力擴大市場份額,比亞迪潛心增強燃油產品競爭力,雖說名義上是“合資”,但騰勢汽車幾乎處于停擺狀態,陷入“1+1<2”的困境。即便曾先后迎來騰勢電動車、騰勢X上市,但始終未能掀起波浪;在不少人看來,騰勢汽車早已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
對于騰勢汽車來說,2021年可謂至關重要的一年。一方面,比亞迪DM-i超級混動、刀片電池成功躋身新能源時代的技術制高點,市場反響出色;另一方面,騰勢汽車迎來股權架構調整,比亞迪將持股比例提升至90%,拿到了品牌發展的絕對話語權。得益于此,騰勢D9自去年8月上市后便一炮而紅,如今在月銷破萬的同時,成為別克GL8最具威脅的對手。
毫不夸張地說,正是因為騰勢D9的誕生,才令騰勢汽車重煥生機,甚至在高端新能源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當然,相較于“定位小眾”的騰勢D9,騰勢N7作為騰勢汽車在今年推出的重磅車型,更是承擔著壯大品牌的重任,關于新車的市場反響如何,官方發布的盲訂數據給出答案。
從4月份上海車展期間開啟盲訂算起,騰勢N7在過去兩個月的時間內,累計收獲超2萬輛訂單;作為對比,去年騰勢D9在預售開啟后的兩個月時間里,訂單突破了3萬輛。誠然,相較于造車新勢力所宣傳的“XX小時訂單XX萬輛”,騰勢N7的這份表現平平無奇,但訂單量里摻多少“水分”,上市后的銷量數據不會騙人。
當然,比亞迪不愁銷量是事實,但騰勢N7是不是賣的更貴的“比亞迪精裝版”?相信多數人都會有這個疑問。拋開設計、用料不談,騰勢N7增加了激光雷達硬件配置,能夠強化智能駕駛輔助能力;比亞迪最新的云輦-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加入,可實現高度、剛度、阻尼可調,令整車的操控性、舒適性達到更高水平。再加上智能脈沖自加熱技術方案、智能底盤融合控制技術,更能有效提升車輛的綜合性能。騰勢N7不只是一款新車,更是一種全新的純電用車生活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騰勢D9采用“插混+純電”的動力方案,騰勢N7定位為大五座中型純電SUV,提供兩驅和四驅版本,意味著將正式向特斯拉Model Y“下戰書”。正如汽車情報新媒體此前分析的那樣,目前主銷定價在30萬元以內的純電動車型,月銷突破5000輛便是鳳毛麟角。因此,除了穩固產品力以外,騰勢N7擺在眼前的一大難題,便是如何定價。
在保留一貫的配置優勢基礎上,騰勢N7的售價是否會低于30萬元?假使售價在30萬元以上,它是否有足夠的理由說服消費者放棄Model Y轉而選擇它?正如騰勢D9上市之初不被看好一樣,當下的騰勢N7留有太多懸念,等到6月下旬新車正式上市后,以上問題或許便將找到答案。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