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前后,國內車市迎來大批造車新勢力的誕生,除了為沉寂已久的競爭格局帶來變數與懸念以外,更被視作中國新能源時代的開端。然而,直到七年以后的2022年,新能源的“東風”才真正吹進了MPV市場,包括嵐圖夢想家、騰勢D9、極氪009,不約而同地趕在去年先后上市。
毫無疑問,自主品牌選擇深耕新能源市場,是非常明智的決定。在轎車領域內,秦PLUS新能源、埃安AION S打破了合資家轎的封鎖,以月銷破2萬輛的成績輕松躋身榜單前五;而SUV領域的宋PLUS新能源、元PLUS等15萬級產品,也實現了新能源技術向家用市場的滲透。當然,新能源MPV市場的佼佼者非騰勢D9莫屬,5月銷量僅次于別克GL8的表現,相信即便是在夏季,也足以令合資品牌感受到陣陣寒意。
相較于大家熟知的極氪009,嵐圖夢想家與騰勢D9有著更多相同之處:起售價均在30萬元以上、提供插混+純電兩套動力,并且在豪華、智能、舒適等層面均有著出眾表現。誠然,嵐圖夢想家最新的5月銷量為1732輛,雖與騰勢D9有著一定差距,但已是助推嵐圖汽車5月交付同比增長231%的主力車型。那么,上市一年以來,嵐圖夢想家的表現算不算成功呢?無疑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單純從技術的角度來看,MPV或許是比轎車、SUV更適合搭載新能源技術的細分陣營。一方面,插混、純電車型擁有較為靈活的底盤布局,能夠充分發揮空間優勢,帶來更為寬敞的乘用體驗;另一方面,新能源技術對于動力性、經濟性的高度兼容,可以有效補足MPV車型的性能短板,更好地滿足商務、家用場景的需求。得益于此,騰勢D9月銷超過別克GL8,被不少人視作早晚的事情。
當然,正如豐田埃爾法常年加價卻供不應求一樣,高端MPV車型并非只是“賣產品”,品牌形象、用戶口碑、情懷加持,同樣會左右消費者的青睞,而這恰恰也是嵐圖夢想家等自主高端MPV的“軟肋”。為此,從今年4月份的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到5月份的第十八屆和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再到本月的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嵐圖夢想家均以官方指定用車的身份亮相各大舞臺,既提升了知名度,又夯實了高端定位。
此外,站在整個MPV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五菱宏光、東風風行菱智等商用車型的銷量下滑,體現出MPV消費需求的轉移;而以燃油身份擠進中高端陣營的國產車型,僅傳祺M8/M6而已。因此,嵐圖夢想家率先入市的優勢,雖不關乎銷量數據,但卻能夠獲得一定的歷史積淀,在提升用戶信任度與好感度的同時,在技術上跑到了合資MPV的前列。
最后,雖說在消費升級、三胎政策的渲染之下,MPV市場被貼上“快速發展”的標簽,但不可忽視的購買力減弱、6/7座SUV車型的沖擊,從另一方面限制著高端MPV市場的發展。因此,嵐圖夢想家的成功與否,不應只著眼于銷量數據,無論是從豐富嵐圖品牌的家族陣容,還是從參與構建高端新能源MPV市場的發展格局來看,它都是不可或缺的選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