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喜歡在今日頭條里看一些如何控制血糖的新聞,久而久之,發現其給我推送的都是與血糖相關的內容,這個時候才發現大數據是如此的強大,已經深入到我們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8月16日舉行的海馬汽車與聯想集團大數據項目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媒體座談會上,海馬汽車總經理孫忠春幽默風趣的講述了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對當下日常生活的影響。
8月16日,海馬汽車與聯想集團簽署大數據項目合作協議,一個是傳統汽車制造業,一個是新興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它們的聯合會碰撞出怎樣的“化學”反應?
大數據究竟是什么鬼?
早在5年前,大數據就在越來越多的場合中被提及到,那時候的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并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
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迅速發展,大數據運用的領域也越來越大,神馬電子商務、O2O、物流配送等都能看見其身影,各種利用大數據進行發展的領域正在協助企業不斷地發展新業務,創新運營模式。
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就曾說過:“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
也就是說,有了大數據這個概念,消費者行為的分析判斷,產品銷售量的預測,精確的營銷范圍以及存貨的補給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改善與優化,而這無疑是海馬汽車所迫切需要的。有了大數據,能夠讓海馬汽車更好的分析用戶的畫像,從而有的放矢的開展各項工作,做到全心全意的為消費者服務。
為什么海馬汽車選擇和聯想合作?
要知道,聯想大數據團隊最早是作為聯想自身業務運轉的引擎,其通過端到端的產品優化體系、用戶經營體系和業務決策支持預測體系,深度優化并指導著企業研發、生產、銷售的每個環節,在提升了各個部門整體業務效率的同時,實現了全面的大數據業務能力構建與核心競爭力的積累與提升。
而在近6年的實踐中,聯想打造出了基于New IT系統機構的企業級大數據分析平臺LEAP,及面向數據智能服務的眾多行業解決方案。2016年聯想大數據正式走向市場,通過企業級大數據分析平臺和解決方案向行業客戶賦能,目前已經贏得了包括冶金、汽車制造、醫藥、煙草等諸多行業頂級客戶的信賴。
用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的話來講:“在當前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變革時代,聯想正在通過自身的最佳實踐積累和積極的產業布局,努力成為這一輪由AI驅動的智能變革的推動者與賦能者。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之一,大數據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是大數據與傳統產業協同發展的關鍵。”
這也是為什么海馬選擇與聯想攜手的原因,雙方強強聯手,依托各自行業及技術領域優勢,共同推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深度融合與應用。
海馬汽車為何要首吃螃蟹?
在螃蟹還不是餐桌上的美味之前,由于其形狀可怕,丑陋兇橫,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氣。魯迅先生就曾稱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作為中國企業500強、國家定點的乘用車大型生產企業,在面對“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新形勢新業態時,海馬汽車扮演了首吃螃蟹的勇敢者,提出了以”活力•智能”為核心的發展思路,在大數據、工業智能等領域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建立協同創新機制,積極培養創新人才,獎勵創新成果。
毫無疑問,這樣做會將先入為主的優勢無限制擴大,著眼于大數據對于未來汽車行業的巨大影響,海馬汽車率先在此方向布局,不僅在速度和技術上領先同行業競爭對手,同時也為自身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優勢。而海馬汽車在自動駕駛、車聯網、新能源和發動機節能等先進技術應用方面的發展,以及數字化工廠和大數據商業智能項目的有序開展,對于大數據的推進實施更是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作為中國較早一批成立的自主品牌車企,海馬汽車成績有目共睹。尤其是2016年,海馬S5單品銷售突破10萬輛,躋身自主品牌SUV前十甲。在未來3-5年,海馬汽車更是明確了“收縮聚焦斷舍離、細分市場前三甲”的戰略目標,將突出“8萬級”SUV核心品類,研發和生產出世界上同級別最好的發動機,塑造“活力海馬 頂級動力”的品牌新形象。毫無疑問,大力推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在海馬汽車的落地生根,能夠極大的促進上述目標戰略的達成。
【結語】可以預見的是,海馬汽車與聯想集團大數據項目的戰略合作,或將推動整個汽車行業發展方向的巨大變革。而對于海馬汽車來說,行動果敢,思路明確并且朝著既定方向昂首邁進,這樣的中國品牌車企值得我們期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