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被認為是中國車市的“變局之年”,增速放緩已成新常態。對此,有著50多年造車歷史的江淮汽車積極應對行業發展的新態勢,堅持“做強做大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大力發展新能源車”的戰略,在傳統燃油和新能源車方面的表現均可圈可點。
值得一提的是,有別于其他中國品牌拿來主義和資本吸收的路線,江淮始終堅持自主研發、以高端產品驅動品牌向上的路線。去年以來,相繼投放了瑞風A60、瑞風S7、瑞風M6等全產品線中高端產品,努力適應消費升級的市場趨勢,積極踐行產品升級、品牌向上。
那么,江淮品牌向上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2018年又有什么計劃和打算?為此,汽車情報新媒體專訪了江淮汽車副總經濟師、江淮乘用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李建華,由他為我們娓娓道來。
汽車情報:從2017年的銷量排行來看,中國品牌的MPV整體屬于下滑趨勢,而江淮卻實現了上升。請問,江淮汽車是如何實現逆勢上揚的?在產品布局和營銷舉措都進行了哪些創新?
李建華:MPV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江淮的傳統優勢領域,我們在此投放了多款車型,有瑞風M3、瑞風M4及混動版、二代瑞風M5、瑞風M6,它們組成了“江淮MPV”產品矩陣。其中,已經在MPV市場耕耘多年的瑞風M3、瑞風M4、瑞風M5等產品一直以來都擁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和口碑。
而新上市的瑞風M6,作為我們近年推出的MPV產品定位最高的車型,它的定位應向高端商務MPV市場傾斜,爭做中國中高端MPV的代表與領導者,在各方面都展現出了同級別領先的實力。
事實上,整個2017年國內汽車市場基本上處于產能攀升,新品激增的狀態,而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江淮汽車1-11月份 MPV業務累計完成63490輛,在行業同比負增長近20%的背景下,實現了同比5%的正增長。
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江淮汽車一貫堅持的自主創新策略,在持續推進做精做優乘用車戰略的同時,積極推動產品線運營的專業化和細分化,實現運營能力的成長與經營效率的提升。在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面前,江淮汽車在2018年將繼續以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精良產品助力消費者實現MPV美好生活。
汽車情報:前不久的廣州車展,江淮推出了中國首款高端MPV瑞風M6、中國首款混動MPV 瑞風M4HB,在業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而據我們觀察,目前中國熱銷MPV仍處于中低端水平,您認為江淮品牌向上都將遇到哪些方面的阻力?江淮又將如何應對?
李建華:不可否認,目前國內中高端MPV市場,合資品牌仍占據優勢,自主占比相對較少,不足15%,而且長期以來,中端MPV多為自主品牌車型,高端MPV多為合資車型,中高端MPV車型銷量區隔明顯。所以作為加速向上突破品牌天花板的重要支撐,瑞風M6成為牽引江淮汽車品牌向上的關鍵。這也是江淮汽車提升品牌價值,驅動企業品牌以及產品品牌持續向上突破的必由之路。
經過53年的積淀,江淮在制造工藝和品質控制上都已達到了國際化水平,高度數字化的生產線更為江淮汽車的中高端產品性能提供了可靠保障。中高端MPV瑞風M6及以國內首開先河的瑞風M4的混合動力產品,代表著江淮優勢產品力,這也讓我們的品牌突入中高級MPV市場更有底氣。
在汽車市場消費迅猛升級的背景下,汽車企業不僅要具備深厚的技術沉淀、持續強化精益求精的制造稟賦,更要不斷拿出讓消費者心動的好產品,才能獲得市場規模的可持續發展與消費者品牌認知的不斷強化,基于此,江淮汽車將進一步圍繞品牌向上化、技術領先化、產品平臺化、開發迭代化、制造精益化和市場國際化的發展方向穩健發展,力爭成為驅動中國品牌的迅速發展的重要力量。
汽車情報:新能源汽車今年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對江淮汽車來說,外部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國家補貼也在逐步收緊,同時明年雙積分政策也將實施,江淮新能源將如何應對?
李建華:從時下發展趨勢來看,新能源乘用車已發展到家庭第二輛車的大眾化普及階段,新能源汽車廠商應以節能、好開、高性價比的產品滿足大眾出行需求;共享經濟下,乘用車是出行工具,無需每個人都擁有,綠色出行成為主流。
首先,從內部要素來講,必須先做好自己,在產品技術方面繼續加大研發力度,重視產品的質量。以10月27日上市發布的iEV7S為例,這款代表江淮新能源十年七代的代表作,在液冷電池管控技術和熱控制技術等核心層面有新的突破,憑借出眾的顏值和超高的性價比給消費者帶來易駕、樂享的駕乘體驗樂趣。
其次,在外部因素上,江淮要保持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的態勢,即與大眾合資、與蔚來共同生產,多渠道開展合作,借鑒經驗,反哺江淮。
關于未來,在全球能源供求矛盾、環境惡化的現實情況下,致使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剛需”;尤其是政策導向方面,十三五規劃已將新能源汽車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發展地位;毋庸置疑,新能源市場即將進入高速發展期。對此,江淮汽車將緊跟行業態勢,大力發展新能源產品,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