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印象里,當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發生碰撞事故時,安全氣囊傳感器會接收到撞擊信號,一旦達到規定的強度,傳感器即產生動作并向電子控制器發出信號,這時候安全氣囊會彈出,保護駕乘者的人身安全。
不過,近期發生在安徽蕪湖胡先生身上的一件事兒卻讓他哭笑不得,其在駕駛一臺英菲尼迪Q70L的過程中與一只雞發生了碰撞,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車子受損較嚴重,引擎蓋上的報警裝置已經起來,并且安全氣囊打開后再也回不去了。
更讓胡先生傻眼的是,這次碰撞后,這臺進口英菲尼迪Q70L的修理費高達2萬到3萬元,那只突然橫穿馬路的“肇事雞”卻早已不見了蹤影,萬般無奈的胡先生只能走保險報銷車子的高額修理費。
1
眾所周知,為了保護行人安全,所有車輛在前后都安裝了緩沖支架、防撞鋼梁等,這些普遍使用材質輕盈,易變性的材料,其實這并不是車企為了偷工減料,而是為了保護行人以及保護車輛采取的被動安全設計。
這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這款車上配有行人保護裝置,類似于我們常說的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但又有所區別。主要是指在車輛行車電腦檢測到碰撞之后,車輛會在0.1秒之內自動開啟發動機蓋彈起系統的控制模塊,機艙內配備的彈射裝置便可瞬間將發引擎蓋提高,使得行人相當于碰撞在氣墊上。
除了這款英菲尼迪Q70L,還有不少同級別車型都有這種主動行人保護裝置,比如本田雅閣很久之前就以這項功能為賣點大作宣傳,一向以安全著稱的沃爾沃更是不用說,甚至還開發出更高級的保護方式,還有捷豹,雪鐵龍的中高端車型等。
只是,僅僅是與一只雞相撞,就能觸發這套行人主動安全防護系統,未免有些過于敏感,難道下次與一只鵝相撞也會導致這樣的結果?畢竟,動輒2-3萬元的維修費用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更是降低了車子的保值率,怕是今后這位英菲尼迪車主見到一些小動物之后會躲得遠遠的,畢竟這一下子兩三萬沒有了。
2
事實上,通過這件事,讓小編想到了氣囊怎么都不會彈開的東風悅達起亞K2。與英菲尼迪有些神經質相比的主被動安全技術相比,K2著實讓人膽戰心驚,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2016年8月12日上午9點左右,連霍高速鞏義服務區東向西入口處大貨車撞擊了一輛白色轎車。貨車和白色轎車均側翻到高速路旁的花壇中,白色轎車被撞的支離破碎,發動機艙蓋整個掀起。然而,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從現場的圖片和趕過去的記者哪里了解到,在這次車禍中,這輛白色K2的安全氣囊沒有彈出,直接導致白色轎車上面的5人中4人身亡,一人還在在重癥監護室搶救中。
與此同時,在2015年2月7日,周口的一起車禍中,起亞K2安全氣囊依舊沒彈出,同樣造成了慘痛的結果。事件推諉至今,依舊沒得到解決。更早的2012年,在湖南懷化的一起車禍中,車毀3人亡,起亞K2氣囊仍未打開,演變為常態化現象。
也正因此,在美國IIHS(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公布的2015年全球死亡率顯示,起亞K2死亡率人數為150人/百萬輛,被稱為全球最高死亡率車型。而K2的銷量也每況愈下,從之前的持續月銷過萬,到現在只有月銷5000臺左右,下滑嚴重。
【結語】透過英菲尼迪的“撞雞”慘案和起亞K2的安全無底線減配,部分合資品牌甚至進口車型對于汽車安全置若罔聞已經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程度。誠然,在一切配置、科技、動力等內容面前,安全一直是最為核心的部分,容不得半點沙子,也正因此,上述兩個典型的案例也為部分合資品牌的發展之路敲起了警鐘,安全做的再多都不為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