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不僅在民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更是日常生活中提及最多的關鍵詞之一。
眾所周知,2018年,中國車市真正迎來了拐點,遭遇到自1990年來最強“寒冬”;而剛剛過去的一月份,從銷量數據來看,此情況依然未得以改觀(1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同比下降12.1%和15.8%)。此外,隨著汽車“新四化”的不斷推進以及新技術的不斷涌入,整個車市正呈現前所未有的融合、多變等狀態,充滿了挑戰和未知。
在此背景下,不少汽車界的大佬級人物施展出自己的“獨門絕技”,為中國汽車未來的發展出謀劃策。
推動品牌向上,實現汽車強國
經濟全球化時代,品牌競爭力已經成為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我國汽車工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產業規模早已躍居世界第一,可以稱得上是汽車大國;另一方面,在多年的技術積累、經驗積累之后,自主品牌汽車無論是在技術、品質,還是服務、售后等方面,均已達到甚至超越某些合資品牌水平,尤其是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汽車“新四化”方面,勢頭更為猛烈。
然,盡管如此,中國汽車在品牌建設層面還有很多路要走,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國人對中國品牌汽車“廉價、低端”的負面認知依然存在,覺得產品品質與品牌溢價能力不符。就比如很多國人在買車時都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同樣的預算,買國產車好還是買合資車好?
對此,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達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大型官方活動積極使用中國品牌汽車,以更好的展現出中國汽車品牌形象;充分發揮重量級媒體平臺功能,并完善網絡管理機制,塑造良好的網絡輿論。
與此同時,長城汽車副董事長、總裁王鳳英也認為,盡管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還不是品牌大國,更不是品牌強國,缺少能夠引領國內乃至全球消費的世界頂級品牌。所以,大力培養國家品牌,實施國家品牌發展戰略乃如今當務之急。
例如長安CS85,不僅采用了十分個性的溜背式造型,更搭載了最新的騰訊TAI汽車智能系統,很多人評論其為“一款真正讓外資品牌顫抖的自主品牌SUV”;再例如成立僅兩年時間的WEY,其旗下車型不僅身懷多種領先同級的先進技術,更連續多次拿下知名國際大獎,讓外資品牌都不寒而粟。
總的來說,推動品牌向上、提高知名度、獲得認可,是提升中國民族汽車產業溢價能力的重要砝碼。
推動甲醇燃料,普及甲醇汽車
據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2018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69.8%;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升至45.3%,2019年或將繼續上升。此外,隨著“綠色發展”的不斷重視以及“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口號的提出,能源多元化發展已迫在眉睫。
對此,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提出了自己的破局之策,想要打贏“藍天保衛戰”和能源多元化發展,新型能源的可再生、清潔能源的推廣極為重要。而甲醇作為一種(碳、氫)能量的載體,擁有不愁來源、本質潔凈、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等特點,已逐步成為全球業界公認的新型清潔可再生燃料。
然而,由于大多國人對甲醇燃料尚抱有疑慮,特別是對甲醇燃料性質的認識不夠科學、不夠客觀,導致當前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的規;瘧猛茝V工作尚未展開。
事實上,近年來甲醇作為替代燃料,已經在我國汽車、船舶、鍋爐等領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就汽車方面,吉利汽車早在2005年便開始研發甲醇動力汽車,并在2006年研發出第一代車型;2013-2016年,吉利甲醇汽車在多地完成技術改造,并具備量產能力;而后,其更是成為我國首家獲得甲醇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等。
這都說明,吉利堅持看好甲醇汽車是不無道理的,在具有資源優勢以及產業優勢的基礎上,適度發展“煤制醇”,推動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的普及,不乏為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規范汽車改裝,促進優化升級
AMG、AC Schnitzer、ABT 或者 TRD,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后,分別成為了奔馳、寶馬、奧迪、豐田的“御用改裝廠”,可國內有什么?這或許是廣大車迷朋友心中共同的疑問。
據了解,2018年中國汽車改裝市場產值已經超過1600億元,年增速達30%,中國機動車保有量和駕駛員數量也分別多達3.27億輛和3.69億人,但改裝占汽車后市場的比重僅有3%,遠低于發達國家的40%。再加上汽車消費年輕化的大趨勢,以及年輕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個性的、“差異化的”大背景,改裝已經成為了如今無法繞開的話題。
然而,我國的汽車改裝市場,卻因相關政策的缺乏或是行業標準的不完善,導致整個行業處于不規范的灰色地帶。既使汽車改裝長期無法健康發展,也使得汽車改裝處于一種“半地下”狀態。甚至個別地方,還鬧出過把性能量產車當做改裝車扣留的笑話。
在此背景下,李書福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出臺符合國情的相關法律法規;二是加強改裝行業監管與技術規范;三是促進改裝人才培養;四是在汽車改裝發達地區開展試點。此外,長城汽車副董事長、總裁王鳳英也提出了相關建議,對汽車改裝市場表示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吉利旗下的新品牌領克爆出了一款名為領克 03 Cyan的概念車,是基于在售領克03打造的高性能版本,最大馬力528匹,百公里加速僅4.4秒,已經接近賽用水準。然而,令一眾性能車愛好者失望的是,該車并不會量產,是否用于賽道,目前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不過,可以看出領克 03 Cyan是在吉利自身實力壯大之后,集中力量追求升級的全新產物。而這么多年的造車經驗告訴我們,賽場既是車企新技術的試驗場,也是汽車品牌提高自身地位的絕佳平臺。而賽車水平的高下,顯然和改裝市場的發展離不開關系。
結語: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雖然剛剛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強的車市“寒冬”,但從各車企大佬的觀點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其深謀遠慮,更能看到未來中國汽車行業的光明前景。此外,除了以上幾個例子,還有包括自動駕駛、中國品牌全球化發展、氫燃料汽車等在內的多個熱門詞語的誕生,都將成為自主品牌汽車蓬勃發展的有力“助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