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考試完,若是成績優秀的話,就雄赳赳氣昂昂的跑回家,高舉著試卷向家人報喜;若是成績不盡人意,就一路擔驚受怕、慢吞吞的走回家,還不提成績的事。用一句話來形容:報(是)喜(害)不(怕)報(挨)憂(打)。
而這樣的現象,在汽車行業也有所體現。每月月初最先公布上月銷量的,往往都是那些銷量同比、環比都有所提升的;而那些成績不太“及格”的車企,則大多選擇“往后稍稍”。
這不,剛進入7月份,已經有一批車企提前公布了銷量成績,而這些成績單,也是意料之中的一片“飄紅”。對此,有不少網友表示疑問:車企成績大量“飄紅”,歷時一年之久的車市寒冬結束了嗎?是什么原因,讓多數車企6月銷量大幅上漲?這樣“打了雞血”的勢頭,會一直持續下去嗎?今天,汽車情報新媒體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銷量一片“飄紅”,多家車企同比上漲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組數據:一汽-大眾6月銷量125136臺,1-6月累計銷量650673臺,較2018年分別同比上漲28.9%、0.6%;雷克薩斯6月銷量18178臺,1-6月累計銷量93823臺,同比2018年分別同比上漲96.7%、36.5%;一汽-大眾奧迪6月銷量58788臺,1-6月銷量311871臺,較2018年分別同比上漲22.5%、2.1%......
其實,對于一片“飄紅”的銷量成績,小編并不感到意外,因為不久之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就表示:從6月份各星期的數據看,我國汽車銷量一年來首次實現月度增長幾乎已經板上釘釘。
從6月份的第二周開始,統計出來的零售角度已經出現了一個大幅正增長的情況;第三周,經銷商對消費者的出貨情況也是小幅正增長;而最后一周,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正增長,全月的零售數據均實現增長。
此外,汽車庫存數據也能反映這一現象,據了解,庫存預警指數6月份達到50.4(超過50算超警戒線),基本上接近了正常水平。而一些提前實施國六的區域,庫存預警指數已經下降到了45.7,在警戒范圍之內。
以上的眾多數據,從表面來看,不僅反映出了6月份車市的欣欣向榮,同時也給了汽車行業一種新的士氣、一種新的信心。不出所料的話,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還會有很多車企公布6月份銷量“飄紅”的成績。
車市不容放松,上漲之后壓力更大
不得不說,在經歷了一年之久的消沉之后,車企們像是在沖刺終點前服用了“興奮劑”一樣,銷量漲幅異常兇猛。然而,這真的是車市“回暖”的跡象嗎?用網友的話來說:6月份的銷量是怎么來的,車企和經銷商比誰都清楚!
眾所周知,6月是“國五過渡國六”的最后一個月,在此期間,經銷商為了清理“庫存”,多數國五車型的價格已經跌破了以往價格的底線,例如“ATS-L起步價只要15萬”、東風標致“買一送一”等,很多原本滯銷的國五車型在高降價、高優惠之下被“洗劫一空”。所以,6月銷量的突然高歌猛進,并非是整個中國車市的內外部環境變好,而是建立在巨幅優惠、巨幅降價之下。
此外,看似回暖的背后,細細分析則會發現,大多企業都存在6月銷量高漲,但1-6月累計銷量卻微增的情況。這就說明,6月份的增幅只是某個時間、某種政策的推動而已,并非是整體大環境的“回暖”。
同時,乘聯會與威爾森聯合預測:中國汽車市場的“下滑”態勢或將繼續,今年7月份,中國乘用車市場整體批發量預計為154萬輛,與2018年7月相比縮減1.7%;流通協會也給出了分析,6月“國五”車輛清庫存,客戶透支較多,同樣導致7月銷量不容樂觀。
此外,關于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車企銷量,消費者還表示了這樣的看法:首先,6月份的大幅降價,“誘惑”了很多本想在7、8月份購車的朋友,相當于透支了未來幾個月的銷量;其次,從價格方面,“國六”新車上市,價格優惠顯然沒有6月份幅度那么大,而6月份“清庫存”,車企和經銷商又相當于亮出了“底牌”,可能會導致消費者無法接受如今的價格,繼而選擇觀望。
結語:綜合來看,6月份諸多車企的銷量“飄紅”,并非代表了車市即將“回暖”,而是與“國六”政策導致的大幅降價息息相關。此外,在經歷過6月份的車市“小高潮”之后,汽車市場或將再次面臨銷量回落,車企和經銷商或將面對比以往更大的壓力,汽車市場依舊面臨諸多的變數。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