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說等我中了彩票,是買輛路虎呢,還是買輛寶馬呢?
不用買,等我中了彩票,我送你一輛裝了寶馬發動機的路虎車!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上個月初,捷豹路虎與寶馬共同宣布將合作開發下一代電動和插電混動技術;時隔僅一個月后,雙方高層便再次達成了協議,宣布合作將擴大到包括內燃機在內的領域。也就是說,未來的捷豹路虎車型,很有可能搭載寶馬生產的發動機。
其實,“共享發動機”這樣的例子,在汽車行業并不少見。例如我們熟知的英菲尼迪Q50與奔馳共享M274 2.0T發動機;英菲尼迪QX30/Q30與奔馳GLA/A級不僅共用2.0T發動機,而且還是同一平臺(MFA)所生;PSA集團與寶馬合作研發的1.6THP系列渦輪增壓發動機,應用在寶馬1系、mini、東風標致車型上。
盡管如此,不少消費者還是提出了疑問:捷豹路虎為什么要達成此番合作?此番合作能夠為雙方帶來什么利益?將來若搭載寶馬發動機,能否為捷豹路虎的銷量帶來增長?
道路崎嶇,發展不易
其實,對于此次的合作,有不少網友都說:捷豹路虎恐怕要“笑彎了腰”吧,畢竟抱上了寶馬的“大腿”。原因為何呢?我們可以回顧一下路虎的“發動機歷史”。
早年間,即便在豪華品牌車型中,越野能力堪稱一流;即便作為英國女王最喜歡的座駕,多次出席重要場合,但路虎卻始終沒有自己的發動機。這或許也是導致其銷量不佳、“多次改嫁”的重要原因。而這一情況,直到2014年捷豹路虎研發的Ingenium系列發動機正式問世才得以終止。
值得肯定的是,Ingenium系列發動機的問世,確實給捷豹路虎帶來了諸多好處,例如攬勝極光、發現神行、攬勝以及捷豹旗下多款車型均換上了自己研發的發動機,并受到不少車主好評;例如Ingenium系列2.0升四缸發動機榮膺2018年沃德十佳發動機大獎。
那么,問題來了,投入了大力研發,并且正值“壯年”的Ingenium系列發動機,為何僅僅使用了5年后,捷豹路虎就要去尋求與寶馬的合作呢?這其中的原因,我們不多猜測,但可以明確的是,倘若捷豹路虎未來換裝了寶馬的發動機,無疑又走上了之前“換心”的老路。
而至于換裝寶馬發動機之后,捷豹路虎的銷量會不會上升,我們同樣持保留意見。畢竟,英菲尼迪使用與奔馳同款的發動機,銷量并不見得多好;而導致捷豹路虎銷量下滑,最大的問題好像也并不是發動機所導致。正如網友調侃:路虎車不是在維修就是在維修的路上。
合作共贏,三方受益
上文提到,捷豹路虎與寶馬宣布合作開發下一代電動和插電混動技術。而在內燃機向新能源動力變革的時代,是否能掌握新能源領域的頂尖技術,將直接關系到車企未來的生存與發展。
此外,如何在過渡階段既能滿足現有傳統內燃機市場的需求,又能夠騰出手來大力發展新能源領域,這對任何一個車企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并且,車企的體量越大,在轉型時所承受的壓力往往也越大。由此來看,合作,仿佛是必然的選擇。
正如寶馬集團負責研發的董事傅樂希所說:汽車行業正在經歷重大轉型,我們認為在電動化領域,合作是成功轉型的關鍵。捷豹路虎對電力驅動技術的要求與我們完全契合。通過合作,我們可以縮短開發時間,讓新車型、新技術更快進入市場,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而對于捷豹路虎而言,此番合作的達成,不僅有助于捷豹路虎減少對汽油、柴油和混合動力技術方面的投資,將省下來的資金用集中用在與寶馬合作的電動傳動系統上,也有助于將自己的品牌進一步推廣,將自己的車型進一步推廣。
當然,對于消費者來說,此舉或許也是一件好事。雖然Ingenium系列發動機的動力表現和穩定程度都很不錯,但有著百年發動機制造歷史的寶馬,可能擁有著更加強大的動力技術,加之二者共同研發,相信以后生產出來的發動機在經濟、技術、耐用等方面都會更加先進。
結語:綜合來看,捷豹路虎與寶馬此番合作,核心目的依舊是取長補短、合作共贏。同時,我們也相信二者的合作,日后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優秀的用車體驗。而至于捷豹路虎是否能夠通過此次合作改善以往“落魄”的局面,進而提升自己的銷量,則需要日后時間以及市場的驗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