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是的,我們都在祈禱這次“戰疫”的早日結束。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平均超過94%的汽車股跌幅超過9%。毋庸置疑,中國車市儼然被迫按下了暫停鍵。
面對如此艱難處境,廣大車企積極選擇了自救,在產品、營銷、客戶及經銷商關懷等幾個維度上做文章,在危機中尋求新機遇。今天,我們在線采訪了東風雪鐵龍總經理任光、奇瑞控股·JETOUR捷途營銷中心總經理李學用、江淮新能源乘用車營銷公司總經理汪光玉。接下來,看看他們如何在困境中尋求生存之道?
廠商上下同欲,共度難關
文丨東風雪鐵龍總經理 任光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面前,身處疫情一線的東風雪鐵龍在東風集團和神龍公司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正在全力以赴,積極向一線支援防護服、口罩等物資,密切關心關注員工健康狀況,與武漢人民、湖北人民及全國人民一道,為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共同努力。
事實上,東風雪鐵龍確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就目前而言,整體運營穩定,我們會根據疫情變化,對上半年營銷工作進行適當調整。
經銷商網絡的運營健康,一直是我們十分關注的重點。面對疫情,東風雪鐵龍為保障經銷商運營水平,主動對月度目標、政策、商務行動進行了調整,從降低目標門檻、增加金融免息支持、增加終端人員安全防護補貼等方面制定了詳細的措施;對網點在員工及客戶關愛、市場營銷、銷售融資、售后服務等方面發布了專項行動指南,詳細地為各地經銷商復工做出了規劃和指導;同時,針對性地安排了網點新媒體互動集客的在線培訓計劃,充分利用這一特殊艱難時期抓基礎、練內功,提能力,多措并舉幫助經銷商堅定信心、共度難關。
中國車市從2018年開始走低,同時也開啟了技術革新、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浪潮。具體到本次疫情,辯證地看,同樣對車市來講是機遇、風險與挑戰并存的。對東風雪鐵龍來講,在這種時候,我們將與經銷商一道,在保障員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抓基礎、練內功,努力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早日共度難關。
線下銷售影響大,全年整體趨好
文丨奇瑞控股·捷途營銷中心總經理 李學用

疫情對二三月份會有較大影響,主要涉及線下銷售領域。不過,就全年情況來看,影響也許不會很大。或者說,中國車市的大容量、整體趨好的屬性不會改變,中國品牌的向上發展勢頭也不會改變,只要大家團結一致,本著用戶的需求,做好產品、做好客戶關懷,未來的發展就沒有問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共同努力渡過這個難關。
細化到微觀層面,由于疫情對國人健康觀念帶來的沖擊,自駕出行變成一種更安全的出行方式,會帶來一小波的購車高潮。首先,我們還是要做好產品,針對用戶的訴求提升產品實力,尤其是在車內空氣質量和大空間方面,用戶的消費訴求可能會有較大提升。其次,還要做好最貼近客戶的營銷。最重要的就是服務好經銷商,因為只有服務好經銷商,才能將我們的各項策略100%的落地下沉,將各項營銷措施執行到位,從而更好的讓用戶感知到為其量身定做的營銷策略方案。
在線上環節,捷途目前和幾個網站都做好了VR看車,直播看車以及線上4S店等方式,通過線上的傳播,將用戶的體驗轉到線上去。這樣一來,一旦用戶需要購車,我們可以實現送車上門,做到用戶不出面就可以實現購買。
而且,越是在這種特殊時刻,越要重視客戶體驗。根據疫情的實際情況,我們將免費保養周期延長了三個月,并且針對湖北省等受疫情影響大的區域,為用戶安排口罩的贈送等。而且,我們原本堅持的就是多對一服務、24小時免費救援等。這樣一來,就能給用戶帶來感動人人心的體驗,也為未來的銷售打下了基礎。
直面困難,唯有創新求變
文丨江淮新能源乘用車營銷公司總經理 汪光玉

2020年春節至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華大地,不僅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也像一只“黑天鵝”,給經濟運行、企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將給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帶來一定挑戰。
疫情的持續將導致居民收入預期下降,購車行為放緩或推后,更新性需求銳減。而且,今年第一季度,受假期延長等其他因素影響,車企整體產量將有不小的下滑,汽車供應短期將依賴存量資源。同時,在疫情防控的大環境下,經銷商線下營銷活動難以開展,集客難度大大提升。
面對困難,我們唯有主動求變,積極應對。生產環節,江淮的相關部門提前對節后的零部件供應進行了摸排,提前做好零部件供、存貨評估工作,為假期結束后恢復生產做好準備;營銷層面,我們在創新營銷模式,江淮汽車官網、APP和江淮新能源乘用車公眾號均開啟線上選車訂車,用戶足不出外即可通過 VR全景在線選車、訂車,還可預約上門試駕,滿足剛性需求用戶。可以說,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核心的生命力在于硬核技術的研發和創新。
著眼未來,我們應該看到,疫情穩定后,停滯的消費需求會一定程度釋放,并且一部分人會降低對公共出行工具的依賴,可能提前購買或新增經濟、適用的私家車,特別是好開、環保、省錢的純電動乘用車。而且,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性舉動都會促進經濟發展,從而帶動下半年車市回暖。
因此,此次疫情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既有壓力也有機遇。但無論如何,車企只有不斷苦練內功、專注用戶、創新模式,才能在困境中不斷磨練企業的生命力,從而在未來迎來更好更快的發展。
編后:直觀來看,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已經十分明顯,從股市冷冰冰的數字,我們已經看到了疫情的無情。對于大產業鏈屬性的中國車市來說,疫情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逐步顯現,無論是上游供應鏈、主機廠生產環節,還是后端二手車交易、車輛維保等環節都深受影響。鑒于此,我們歡迎更多的車企分享出自己的想法、做法和建議,因為只有觀點的碰撞,才能迸發出希望的火花,從而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增磚添瓦,我們等待著您的來稿。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