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二月份同比銷量下滑80%,三月份同比銷量下滑40%的中國車市,四月份終于算是松了一口氣,雖然同比依然下滑了5.6%,但零售量達到142.9萬臺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望在五月份徹底實現同比正增長。

這其中,SUV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其當月整體銷量已經達到了66.1萬輛,同比居然實現了2.2%的正增長,和轎車69.3萬輛銷量已經相差無幾了。透過此傳遞出一個信號,消費者對SUV車型信心十足,SUV有望在今年實現對轎車的超越。
當然,按照二八法則(盈虧比例)來看,并非所有的SUV車型日子過得都好過,就好比我們接下來要說到的廣汽三菱歐藍德,當下儼然處于國產后最艱難的時刻。

一個長期以來無法忽視的事實,歐藍德一榮,廣汽三菱俱榮,歐藍德一損,廣汽三菱俱損。誠然,歐藍德對于廣汽三菱究竟有多重要?我們先來看幾組耐人尋長的數字。
先來看2019年年度銷量數據,廣汽三菱在該年賣出去了132147臺,其中歐藍德的銷量為84960臺,銷量占比達到了64.3%。再來看廣汽三菱另外兩款車型,分別是勁炫和奕歌,去年分別賣了19871臺和26512臺,基本上處于打醬油的角色,如同我們常說的那句俗語,廣汽三菱把絕大多數雞蛋都放在了歐藍德一個籃子里。

眾所周知,這樣的做法危險系數很高,因為如果歐藍德這款支柱車型有什么閃失,廣汽三菱的日子就很難過。然而,偏偏在2020年開局時刻,這樣的情況發生了。我們來看歐藍德近16個月的銷量走勢圖,也就是筆者整理的下方表格。
通過下方表格可以直觀看出,歐藍德整體呈現直線下滑的趨勢,2020前4個月打破了2019年均衡的六七千臺月均銷量,加起來只有11105臺銷量,和后起之秀本田皓影一個月的銷量差不多,頹勢盡顯。

即便在當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歐藍德銷量開始復蘇的情況下,有不少業內人士依然不看好歐藍德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會有什么好的表現,因為歐藍德在2020年面對的市場環境比以往更加復雜了。
首先,合資SUV車型里的競品越來越多了,你會發現最近上市的本田皓影、豐田威蘭達以及福特銳際都把歐藍德甩在了身后,以往消費者在選擇合資SUV時,或許歐藍德還會是第三選擇,但是隨著這么多合資新車上市,歐藍德的順位變得越來越靠后了。甚至有網友表示寧愿選擇現代ix35和起亞KX5這樣性價比更高的韓系車,或者是品價比更高的國產SUV,而不會選擇歐藍德。

其次,國產SUV陣營進步太大了,以長安CS75 PLUS、博越PRO、宋pro、榮威RX5 MAX等為代表的PLUS和PRO升級潮流,讓消費者看到了中國品牌SUV的實力,無論是整車外觀內飾設計、細節做工以及實用科技配置和智能化程度,再加上具有競爭力的價格,這些都給歐藍德這樣的二三線合資SUV車型帶來很大的壓力。

反過頭來再來看看歐藍德,會發現自從2016年9月24日在國內上市后,到2020年5月份的當下,在這近五年的時間里,歐藍德產品力提升的幅度基本上不怎么大,都是在原有基礎上“縫縫補補”,簡而言之就是一直在吃“20萬合資四驅七座”這樣的老本。
以現在年輕人喜歡的網聯化和智能化來說,在絕大多數品牌車型都在努力跟隨這一趨勢的情況下,歐藍德在此方面基本上沒做什么工作,車機系統做的依然很差,基本上還處于上古時代需要連接藍牙才能進行娛樂的狀態,并且內飾還是萬年不變的老樣子,“老氣”、“不時尚”、“過時”等關鍵詞是年輕用戶的一致評價,只剩下全球化車型身份,大排量自吸發動機以及同級比較強的四驅這些亮點了。

如果沒記錯的話,在2018年北京車展上,當時廣汽三菱提出了2018-2020年的經營計劃,即到2020年計劃產銷量達到30萬臺,至今回想起來仍然歷歷在目。
但情況嚴峻的是,2020年前4個月的廣汽三菱僅賣出去了15672臺,距離30萬臺的銷量目標還差了284328臺,這意味著接下來的8個月廣汽三菱每月都得賣出35541臺才能完成任務,很明顯,這對于廣汽三菱來說是個難以完成的任務。

當然,更艱難的是,眼下歐藍德這樣不溫不火,難以像以前那樣穩定的輸出戰力,奕歌和勁炫又指望不上有多少給力表現,純電和插混車型其實是為了完成積分任務,而接下來又沒有什么給力熱銷車型續命,青黃不接的廣汽三菱眼下確實挺讓人擔心的。
或許,正應了文章標題所說的那句話,歐藍德的衰落速度,遠比我們預料的快。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