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之間,如今已經是十月中旬,對于各行各業來說,意味著第四季度的攻堅戰已經激戰正酣了。
以車市為例,經歷了第一季度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二季度開始了復蘇,有些車企甚至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有望在第四季度更進一步,完成年度既定目標。
但是,競爭本來就是有贏有輸,好比我們接下來說到的這5款SUV:新款Jeep指南者、雪佛蘭開拓者、新款英菲尼迪QX50、啟辰星以及廣汽豐田C-HR EV,他們上市于2020年年初,但當下銷量卻不甚理想。
接下來,咱們廢話不多說,圍繞這5款車型給大家做一番分析和評論,看看原本想著能火的這5款車,為何實際銷量差遠了?
新款Jeep指南者
當初指南者國產的時候,很多小伙伴都說此車必火,因為國產后的價格只有15.98-24.18萬元,和進口的22.19~28.09萬元相比,拿出了前所未有的誠意。再加上Jeep在國人心目中的情懷,更讓這款指南者持續吸粉。
無奈的是,國產Jeep指南者的品控和進口相比差了不少,再加上不少車主在用車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小毛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指南者的口碑。
即便現在的新款指南者賣的依然便宜,并且在產品力上做了相對應的提升。比如說外觀更加的年輕時尚、部分車型增加了Jeep專屬智能車聯系統,甚至官方也表示品控有了很大的提升,用很多業內人士的話說,新款指南者算是補齊了大部分短板,應該會火。
然而,現實情況是,這款指南者依然銷量慘淡,年初上市的新款指南者,賣到2020年8月份整體下來也不過是12878臺,和官方的預期相比可謂差遠了。還是那句話,需要在產品力和質量層面繼續努力。
雪佛蘭開拓者
消費者之所以認為開拓者會火,是因為它是為數不多不油膩的7座SUV,或許現在的90后會考慮買它。
的確是這樣一個情況,細數開拓者到來前的7座SUV市場,也就是漢蘭達、銳界、昂科旗等車型,并非說它們實力差,而是外觀內飾多少有點中年風,再加上身材有點臃腫,使得開拓者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但是,開拓者在銷量層面并不怎么爭氣,同樣來自乘聯會的數據顯示,其2020年前8個月的銷量只有3615臺,明顯和大家的預期值有很大的差距。而5座版本的開拓者在8月初剛投放市場,價格更親民的它能否打一場翻身仗,我們拭目以待。
新款英菲尼迪QX50
坦率的講,英菲尼迪QX50各方面都還好,價格也很親民,就是內飾智能互聯差了點火候,還有現在一些時髦的駕駛輔助系統也沒有,讓消費者多少有點吐槽。
當最新款的英菲尼迪QX50補足了這方面的產品力,并且價格依然有競爭力時,很多媒體KOL表示QX50找到了完美的最后一塊拼圖,會在這個豪華中型SUV市場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誰承想,在2020年前8個月,QX50的整體銷量只有8427臺,相比較同級BBA車型的銷量,這樣的數據無疑沒有可比性。或許,除了上面說到的智能互聯以及駕駛輔助外,把英菲尼迪的品牌溢價能力給提升起來,或許更為關鍵,不要再讓消費者有買了冷門豪華車的感覺。
啟辰星
說啟辰星是實打實的好車,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這個觀點。僅拿女王座椅這一項配置來說,啟辰星就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示范。
一來市場上配備女王座椅的車型本身就不多,像什么理想ONE、蔚來ES6和寶馬X7 ZeroG Lounger等,一只手都能數的來,啟辰星算是燃油車里的獨一份。
二來上述車型價格都不便宜,最便宜的都輕輕松松的飆到了30多萬,相比較之下,啟辰星的10.96-14.96萬元算是誠意十足了。
但是,啟辰星的銷量卻和產品力不成正比,其2020年前8個月的銷量只有8667臺,而之所以表現不理想,或許還需要啟辰再思考下其他層面,比如說這款產品的定價是否和啟辰當下的溢價能力相匹配。
廣汽豐田C-HR EV
盡管C-HR EV被不少消費者吐槽油改電,但基于豐田在HEV(油電混合)領域的統治力,不少人還是很看好這款C-HR EV,期待它能解決純電領域諸如續航縮水、電池不安全等諸多痛點。
但是,C-HR EV的銷量卻讓業界大失所望,因為其2020年前8個月的銷量只有可憐的637臺,明顯大家對這款純電SUV并不怎么感興趣。
綜合來看,C-HR EV的價格超出了大家的預期,22.58-24.98萬元的售價不僅比燃油版的C-HR貴出不少,甚至快趕上國產特斯拉Model3了。或許,就像不少業內人士評論的那樣,豐田其實并不指望C-HR EV賣多好,只是象征意義存在。
【結語】整體來看,就像有的小伙伴調侃的那樣,原以為這5款SUV會爆紅,但現實給他們開了個玩笑。對于此,您有什么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十分歡迎在文末大膽說出來,或者你認為除了這5款車型外,還有別的車型表現也沒達到預期,也可以暢所欲言。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