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局時刻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只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影響了整個2020年汽車市場的走勢。
表現在一季度基本上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等到二季度疫情被逐步控制,車市才進入復蘇期。而到了第三、四季度,消費者的購買力得到釋放,車市開始進入爆發期,這一點從今年金九銀十,以及后續各大主流車企的強勢表現能看出一絲端倪。
如今,盡管第四季度已經來到了收官時刻,但車市爆發式增長的勢頭還在延續。從乘聯會最近公布的11月份銷量數據來看,當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達到了不俗的208.1萬輛,和去年同期相比足足增長了8%。由此可見,行業專家學者預估的車市報復性消費,確實在下半年充分釋放了出來。
這其中,被視為未來汽車工業發展重心的新能源板塊處于怎樣的狀態?想必更是大家關心的焦點。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一話題,看一下新能源車市在最近的11月份究竟表現怎么樣?
后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越戰越勇
猶記得2019年年初新能源補貼政策大退坡之后,不少業內人士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出哀嚎,表示新能源汽車將進入陣痛期,以往靠補貼度日的車企,這次或將艱難生活了。
果不其然,整個2019年的新能源車市,銷量僅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為近十年來首次同比下降。尤其是2019年10月份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開工,進行全面投產,并在12月23日,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四家金融機構聯合為特斯拉提供100億元的五年期貸款,更讓沒有拿到補貼的車企鬧情緒。
一邊是補貼收緊,整個新能源市場出現縮水和蕭條,另一邊卻是引入國際新能源巨頭,并且給地給錢,這樣的大力度操作,對于習慣了補貼過活的車企,實在是有點接受不了。
但實際上,這背后凸顯了新能源行業主政者的良苦用心,即希望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從政策導向性向市場競爭性轉變,引導新能源汽車真正發展起來,而不是補貼下的假繁榮。
事實證明,主政者的這一決策是正確的,因為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了一個大的爆發。以11月份的銷量數據為例,零售量達到了16.9萬輛,同比增量達到9.7萬輛,對應增速則達到136.5%。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小插曲,上述數據會更漂亮一些。
市場兩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
具體到相關車型,仔細分析一番后會發現,新能源市場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并且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
一方面是以特斯拉Model 3、理想ONE、蔚來ES6等為代表的幾十萬售價的車型,還是銷量排行榜前10的常客,尤其是特斯拉Model 3,國產后勢頭不可阻擋,如開掛般一直位列萬臺銷量俱樂部成員。與此同時,有著國產特斯拉Model 3終結者之稱的比亞迪漢,這次也拿下了大放異彩的銷量,11月份實現了銷量破萬臺,大大超出了業界的預料。
另一方面就是A00級小車的突然爆發了,最為星光閃耀的便是五菱宏光MINI EV,除了人民的代步車這一稱號外,更被稱為新晉神車。的確,其11月份的銷量達到了逆天的33094臺,再次超越了特斯拉Model 3,成為銷量最好的純電車型。
如此一看,一邊是售價幾十萬的新能源高端車型,另一邊則是兩三萬搞定的代步純電小車,為何二者之間有這么大的分化?
實際上,這也很好理解。拿這兩天大家都在熱議的11月份CPI掉到-0.5來說,從今年1月份的5.4一路跌到了負值區間,意味著老百姓不敢消費,實體經濟其實處于通縮狀態。這一點,相信各位看官已經深有感觸了,賺到錢的第一想法就是存在銀行,并且屬于那種能存一點是一點的類型。
如此一來,對于普通大眾而言,意味著大家不敢消費,對于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來說,買一臺類似五菱宏光MINI EV這樣只需兩三萬塊錢,也就是一兩臺蘋果12頂配手機的價格,就能解決自己的出行需求;而對于社會中產階級或者富有階層的人來說,由于其手中有足夠抵抗風險的資本,受到的風險較小,反而會趁著豪華汽車品牌的價格下跌而購置新車,由此造成了豪華品牌汽車銷量整體上浮的情況。
【結語】就像文章的標題所強調的那樣,分析新能源汽車11月銷量的話,會發現泡沫越來越少,但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那就是售價嚴重兩極化。對于此,再聯想一位網友曾經提到的這個問題:補貼退坡一年多了,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是啥樣?或許我們上面說到的11月銷量能說明一切。當然了,對于這樣的觀點,您有什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和我們留言互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