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剛剛落幕不久的第十九屆上海車展,相信不少人仍記憶猶新;除了首次將“擁抱變化”設置為車展主題以外,眾多新能源車型的亮相,也揭示了汽車行業正向著智能化、網聯化、新能源化的方向發展。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同臺競技,誕生出不少具有前瞻性的車型。
顯然,在新能源時代中,造車新勢力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繼特斯拉之后,眾多自主品牌也扛起了純電動市場的“大梁”。這不,雖說四月份剛剛過去沒多久,蔚來、理想、小鵬、哪吒及零跑共五家車企便率先公布了上個月銷量,在度過了實車交付的“鬼門關”后,能否盡早地搶占市場份額,也決定了它們未來的發展高度。
蔚來蟬聯銷冠:7102輛
作為最早一批誕生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在品牌價值和技術積淀方面保有優勢,無論是率先誕生的蔚來ES8,還是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的蔚來ES6、EC6,售價均未低于35萬元,成為高端純電市場不可忽視的選擇。此外,蔚來汽車逐步普及的“換電模式”與活躍度較高的“用戶社區”,令其收獲了較高的用戶黏性。
在剛剛過去的四月份中,蔚來汽車累計銷量達到7102輛,大概率仍是造車新勢力陣營中的銷冠。其中,蔚來ES6與EC6為銷售主力,單月銷量分別達到3163輛、2416輛;雖說蔚來ES8的單月銷量僅為1523輛,但在50萬級市場中已頗為難得。截止至4月30日,蔚來汽車累計交付量達到102803輛,成功突破10萬臺里程碑。
蔚來創始人、CEO李斌曾表示,即便目前智能汽車普遍面臨著芯片短缺的問題,但他預計“蔚來第二季度交付量將達到21000輛到22000輛”,如果真的能夠完成的話,目前來看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當然,明年一季度蔚來首款轎車ET7能夠如約交付的話,相信蔚來的銷量能夠在再上新臺階。
理想后勁充足:5539輛
相較蔚來而言,理想汽車真正實現交付時間是在2019年底,不過,憑借著大氣的外觀、靈活的充能模式,以及獨特的“奶爸座駕”標簽,在2020年實現了銷量的逐步攀升,成為造車新勢力陣營的一匹“黑馬”。
雖說僅有理想ONE一款車型,但理想汽車在四月份仍取得月銷5539輛的成績,實現同比增長111.3%。與此同時,截止至4月底,理想僅用時17個月,其累計銷量便達到51715輛,成為最快交付量破5萬臺的造車新勢力。
從誕生至今,現款理想ONE已度過了一年有余的時間,也到了該改款的時候。近日,網上曝光了新款理想ONE的實車諜照,整車的外觀、內飾進行了微調,同時配置方面也將進行一定的升級,有望于年內亮相。新款車型會不會更“香”?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小鵬緊隨其后:5147輛
毫無疑問,除了蔚來與理想以外,小鵬汽車也是公認身處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品牌,同樣有著不可小覷的實力。在四月份中,小鵬P7和G3累計交付量分別達到2995臺、2152臺,品牌累計交付量為5147臺,實現同比增長285%。
顯然,作為現階段少有能兼顧轎車與SUV市場的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有著更為廣泛的市場布局,主銷產品價格集中在15萬-30萬元的區間,更加貼合當代年輕人的用車需求。此外,在上海車展中,小鵬第三款車型P5正式亮相,激光雷達的搭載、NEDC續航達600km的實力,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開放預定53小時訂單破萬”的表現,無疑便是最好的證明。
哪吒開始發力:4015輛
毋庸回避,雖說哪吒汽車從知名度和影響力方面不及“造車新勢力三強”,但從產品陣容和銷量表現來看,哪吒汽車展現出較強的沖勁。在四月份中,哪吒汽車累計交付量為4015輛,距離小鵬汽車僅有1000臺左右的差距;同比增長達432%的表現,也足以看出其市場份額在一步步擴大。
就目前來說,哪吒汽車旗下主銷車型仍為哪吒V、哪吒U,尤其是對于哪吒V而言,更是擠進三月份新能源車型榜單前十名。此外,在本屆上海車展中,哪吒U Pro完成上市,進一步豐富了家族陣容,立足中高端市場的旗艦車型哪吒S的亮相,預計也將參與到與Model 3的競爭之中。
零跑漲幅明顯:2770臺
在經歷了2020年的造車新勢力“分水嶺”后,零跑汽車從激烈的淘汰賽中堅持了下來,處于銷量爬升階段的它,在四月份中獲得了一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具體來看,零跑上月銷量達到2770臺,實現同比增長866%,環比增長278%,雖說“漲幅明顯”是因為起點較低,但銷量良性增長的現象,對于零跑而言是一個好消息。
從產品方面來看,零跑汽車目前擁有三款在售車型,分別為零跑S01、T03以及C11,涵蓋了小型車、微型車及中型SUV市場,售價覆蓋5萬-20萬元區間。相較而言,零跑汽車屬于發展較為健康的造車新勢力之一,如果能夠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逐步找到自身特色,想在未來的競爭中“活下來”,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結語:總得來說,以上五家車型基本代表了自主造車新勢力的希望,銷量的逐步攀升,不僅代表著新能源車型的市場接受度在不斷加大,還從側面反映出特斯拉入華所帶來的“鯰魚效應”有所成效。“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在燃油或新能源市場中都是不變的真理,至于誰能笑到最后,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