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車圈有兩件事引起了輿論端的強烈關注。
一件是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親自開車,帶著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體驗城市NGP。原本大家想的是自我稱贊一番,沒想到何小鵬開啟吐槽模式,一股腦兒地把自己較差的體驗說了出來,給網友們整蒙圈了。
另一件就是蔚來“墜樓”事件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相信大家在各大信息平臺都看到了,筆者在這里就不過多贅述了,只希望逝者安息,生者節哀,愿天堂再沒有墜樓和冷血。
事實上,這正是廣大網友憤憤不平的地方,雖然蔚來在發文中有為枉生者哀悼,但那句“根據對現場情況的分析可以初步確認,這是一起意外事故,與車輛本身沒有關系。”著實深深刺痛了大家。
小鵬和蔚來,二者的江湖地位相差無幾,都是實打實的頭部造車新勢力,各自有一大票死忠粉,產品體驗做得也都算不錯。
但不同的,是兩家車企對待事情的態度。一個敢自我吐槽批評,而不是一味地在互聯網上自我稱贊吹彩虹屁。另一個則極盡閃躲,分不清事情的主次,忽視本應該自己承擔起的責任,被網友怒批冷血。
就像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感慨的那樣,同為一線造車新勢力,何小鵬敢自我吐槽,蔚來卻冷血推責。小鵬和蔚來差距有多少?看完這次危機公關,我搞明白了。
我們都知道,相比傳統燃油車企,造車新勢力的差異化優勢之一是服務,就是那種類似于海底撈式的“變態”服務,只要你買了他們家的車,剩下的維修、保養等等一系列事情都不用操心了,甚至后續還會時不時的收到禮物。
筆者身邊就有很多朋友,就是看重了這些造車新勢力的極致服務,選擇下單成為他們的車主。用他的話說,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這些新勢力真的把用戶當成朋友看待,而且是掏心窩的那種。
由于筆者不是造車新勢力的車主,沒有體驗過那樣的服務。但有一個道理或許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說直白一些,在把車主當朋友之前,有沒有把自己的員工或者合作伙伴當成朋友?如果在內部都不能做到最起碼的尊重生命,那呈現在公眾面前的把客戶當朋友,無疑會給人逢場作戲的感覺。
引用《九派新聞》對蔚來“墜樓”事件作出的評論,作為頭部造車新勢力,在推卸責任和撫恤生命之間,套路竟然如此嫻熟,足見其冷漠,難怪招致輿情滔滔。而這樣的車企,又如何讓人信任?
如果沒記錯的話,今年3月剛剛開啟交付的蔚來ET7,就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發生了兩起汽車斷電“趴窩”事件。不幸中的萬幸,當時車主沒有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躲過了這一劫。
再往前看,2021年蔚來接連發起了兩起疑似自動駕駛“失靈”,導致車主身亡的交通事故,在當時還引發了公眾對于“輔助駕駛”技術的爭論。
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大家都在比拼誰的技術炫酷,誰的車子造的未來感十足,但最為基礎的安全提前卻丟了。就像一些網友質疑的,假如安全都不能保證,車子做得再智能又有什么用?對于此事,您有什么觀點和看法?歡迎和我們留言互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