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金九銀十”,依然成色十足。
來自乘聯會預估的10月份零售銷量數據,當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達到了不俗的190.5萬臺,同比實現了11%的正向增長。
考慮到十一長假后國內多地疫情散發,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的車市恢復速度。如此狀況下取得這樣的銷量數據,還是蠻讓人驚喜的。
與此同時,隨著局勢得到有效控制,再加上年末購置稅補貼和新能源補貼政策到期,以及四季度這一銷售黃金期,年末車市走強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伴隨車市復蘇而來的,是新一輪的洗牌悄然開啟。直觀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能源汽車的集體暴走,和增長乏力的燃油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數據不會說謊,今年10月,乘聯會預估新能源乘用車廠商零售銷量為55萬臺,同比增長約73.5%,尤其是那些領軍廠商,將保持一貫強勢增長。尤其是73.5%的增長率,能讓燃油車企看傻眼。
這其中,比亞迪是新能源汽車最大的獲利者,僅其一家銷量就占到了整個市場的三分之一份額,吊打幾乎市面上的所有車企,包括大眾、豐田、通用等全球巨頭。得新能源汽車者得天下,越來越被廣大車企所認同和接受。
另一方面是頭部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相對應的,則是多家合資巨頭銷量下滑。此消彼長之間,車市的江湖秩序在重構。
最典型的兩個代表是比亞迪和奇瑞,以往我們一直說吉利、長安和長城是自主三巨頭,其他的都劃歸到二三線自主車企。
但這兩年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亞迪的幾何級銷量增長速度,遠遠拉開了和剩余自主車企之間的距離,形成了鶴立雞群的局面。而且以當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來看,這樣的局面還要在今后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
奇瑞的表現也讓人意外,10月份整個集團居然賣出去了132828臺,同比增長率達到了50.4%。要知道整個上汽大眾當月的銷量也不過是125303臺,而上汽通用也只有119001臺。
即便是單拿奇瑞汽車來說,10月份也賣出去了93359臺,這個銷量數據比三個品牌銷量加起來的東風日產還要出色,同時,也比東風本田、廣汽本田、一汽豐田等老牌合資車企銷量要好。
換句話說,除了鶴立雞群的比亞迪,銷量依然“穩如老狗”的吉利和長安,奇瑞擠進自主前四名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恍惚之間,那個曾經的自主老大哥似乎要回來了。
不得不說,當車市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整個行業的競爭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誰的技術更先進,誰的車型更有競爭力,誰的產品更符合消費者的口味,誰的服務更有差異化優勢,誰才能俘獲當下消費者的芳心。
以往僅僅憑借合資車的身份,以及簡單的性價比優勢就能讓消費者買單的年代,算是徹底一去不復返了。這就是當下車市的現實狀況,對于所有車企來說,認清形勢才能行穩致遠,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