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臘月二十九,明天就是除夕了。對于很多工作在異鄉的小伙伴來說,此時此刻想必已經踏上了返鄉的路途。
就拿筆者來說,在忙完了手頭的工作之后,也帶著一家老小回老家過年。畢竟,這三年的紛紛擾擾,導致回家過年成了一種奢侈。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后,終于能回老家痛痛快快的過個團圓年。
有道是近鄉情更怯,車子下了高速之后,看著老家這幾年的變化,不禁感慨萬千。不過,老家的新能源汽車,貌似并沒有跟上當今時代的潮流。
以筆者今天在鄉鎮及城區的隨機走訪來看,基本上清一色的都還是藍牌燃油車,并且車型以老款居多,掛著綠色新能源牌照的電車和混動車型少之又少,除了幾個外地牌照回來過年的車型外,貌似這里真的是新能源荒漠。
對了,類似于五菱宏光MINIEV這樣的A00純電小車多少還是有一些的,當然,除了這些微型“正規軍”小車外,筆者還看到了不少老頭樂。
另外,諸如蔚來、小鵬、理想、極氪、AITO問界等等造車新勢力車型,在這里的能見度就更低了。這么說吧,老家的鄉親們甚至還不知道這些品牌是干什么的,不會和汽車品牌聯系起來。
或許你會好奇,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這一點也不難理解。
首先是老家鄉親們根本沒有開新能源汽車的剛性需求,這里又不像一些大城市動不動限行,并且城區的面積不大,從城南到城北,從城西到城東,開車十多分鐘就走到頭了。也就是說,這里沒有新能源汽車生長的土壤。
用筆者一位朋友的話說,每天從家里到單位上班,開車五分鐘就到了,加一箱油的話能開一個月,用車成本本身就不高。就這種現實情況來看,哪還需要考慮什么電車?
其次是這里的新能源配套設施和大城市沒辦法比,配套的小區基本上都沒有私家充電樁,而公眾充電樁的數量更是少的可憐,再加上缺乏保養,導致損壞率更是出奇的高。
據筆者了解到的情況,很多買了五菱宏光MINIEV的老鄉,基本上都是自己搭根線來充電。而一些想買新能源汽車的老鄉,看到配套基礎設施現狀后,也就動搖了購買的信心。
再次是近三年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公眾的錢包吃緊,老家的鄉親們也不例外。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什么筆者在調研的過程中很少看到近一兩年上市的新車,用他們的話說,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有什么心情去購買新能源汽車?
綜上所述,以上便是當下縣城、鄉鎮和農村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爆發式增長的滲透率呈現完全不一樣的局面。當然了,也不能就此看衰新能源汽車在廣袤的縣城、鄉鎮和農村前景,因為它畢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等到我國城鎮化速度持續加快后,一切都會和我們現在看到的不一樣。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