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車企價格戰打得很猛,一些新車都快賣成白菜價了,比如五五折的沃爾沃、一字頭的奧迪A4L、三十萬出頭的寶馬5系等等,我是現在抄底買車呢?還是到年底再買呢?生怕抄在了半山腰。”這是前段時間,一位朋友給筆者發來的私信。
說實話,想必這也是很多消費者此時此刻的想法,現在的車確實賣的便宜,基本上可以說是歷史最低價,如果現在買的話確實蠻劃算的。但咱們中國人有個消費心理,那就是買漲不買跌,一降再降的車子生怕買了之后還會接著降。
現在,筆者就把自己的觀點告訴大家,如果你不是著急買車,完全可以再等等。因為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新車的價格還得繼續降,至少在短期內別想提升來,因為堆在4S店里的庫存車數量,或許超出了你我的想象。
來看前段時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調查結果顯示,今年6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達到了62.3%,同比上升8.3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處在不景氣區間。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62.3%這個數據意味著什么,庫存預警指數采用擴展指數的編制方法,以50%作為榮枯線,如果在50%以下的話屬于合理范圍,而超過這一數字的話意味著庫存預警指數偏高,這反應出市場的需求越低,庫存壓力越大,經營壓力和風險越大。
咱們拿2022年11月的庫存預警指數來做個參考,當月的數據為65.3%,當時發生了什么事情?或許很多人會回想起來,沒錯,受到口罩及相應的管控影響,有41.2%的經銷商出現了閉店現象,且多數的閉店時間在兩周以上,更有甚者比這個數據還要高,造成了很多4S店的庫存車堆積如山,因為根本沒法開門做生意。
大家可以橫向對比一下,現在4S店的庫存指數達到了62.3%,而2022年11月那個特殊的時期數據為65.3%,僅比當時少三個百分點,由此你可以想象到現在的4S店有多煎熬了。
眾所周知,汽車4S店屬于重資產運作模式,前期除了要花重金來建店外,平時的用工及一系列成本一點也不低。最關鍵是4S店、主機廠和金融機構三方本質上是在玩擊鼓傳花的游戲,4S店通過金融機構從主機廠手里批發到車輛,然后賣給消費者,如果銷售速度維持在一個健康的水平,也就是庫存預警指數在50%左右的話,三方皆大歡喜,大家都活得滋潤。
但如果遇見銷售狀況吃緊,也就是現在的行情,車子堆在4S店賣不出去,造成了大量的庫存車,僅僅是4S店要支付給金融機構的利息就夠他們喝一壺的。而為了能讓車子賣出去,4S店只能忍痛割肉,以價換量,于是乎我們就看到了文章開頭提到的新車白菜價狀況。
大膽預判一下,至少在今年年底前,新車賣白菜價的局面都不會改變,除非價格戰逐漸停下來,4S店的庫存降到一個較低的水準,但現在來看貌似很難很難。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