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假期和一些朋友閑聊時,問到現(xiàn)在新能源汽車變成主流了,為啥還有人不愿意把油車換成新能源,他們給出的答案耐人尋味,說是在等待合資大廠入局,因為目前合資的新能源還沒發(fā)力。
也難怪,合資車企過去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口碑和印象,以及它們對待產品認真的態(tài)度,還是能讓很多消費者放心,而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將成為合資新能源的爆發(fā)年。
以預計將在3月份上市的東風本田S7為例,就是一款值得期待的合資純電中型SUV。有人關心這款車名字里之前有個燁字,在社媒和短視頻平臺還鬧出不小的波瀾,如今燁字不見,看來東風本田把網友的呼聲給聽進去了。
當然,現(xiàn)在這年頭名字不重要,主要看產品力。我們都知道本田一直以來都是吃技術這碗飯的,比如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tǒng)、E-Clutch電子離合器、VTEC技術等等,都被車迷津津樂道,而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本田又將拿出怎樣的技術干貨呢?
首先是電車所必備的原生架構,類似于比亞迪的e平臺3.0 EVO,東本這次帶來的是本田云馳智能高效純電W架構,得益于前150kW、后200kW的雙電機四驅系統(tǒng),配合50:50前后配重和與謳歌MDX同源的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使得東風本田S7的性能和操控出圈。
值得一提的是,東風本田S7還開發(fā)了一項針對電動車暈車的黑科技,名字叫做ADS自適應減震系統(tǒng)和車身控制技術,據介紹這兩項技術的加持下,能夠大幅減少車身的側傾和俯仰動作,為整車的乘坐舒適性加分。
還有電池方面,供貨商也是頭部的寧德時代,用的是一塊容量89.8kWh的大電池包,CLTC續(xù)航620km,外殼用的是1.2萬噸一體式大壓鑄全鋁外殼,
我們簡單從上述三電實力來看,這次東風本田S7明顯掏出了一系列硬東西,不再像幾年前較為敷衍的“油改電”,并且從上述三電軟硬件的含金量來看,不排除將對標30萬級別的自主和新勢力新能源SUV,當然在現(xiàn)在的內卷時代,其定價或許不會太激進。
接下來看一下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智駕方面目前有消息稱將采用本田自家的HondaSENSING 360+高階智駕系統(tǒng),是高速有圖NOA,但也有消息稱由于東風集團和華為合作的關系,東風本田S7或將搭載華為高階智駕。
智能座艙方面,去年廣州車展時,筆者曾對該車進行過靜態(tài)體驗,說實話科技感是有的,比如AR-HUD、9.9 英寸全液晶儀表、12.8 + 10.25英寸DA智慧互聯(lián)屏四屏系統(tǒng),還有AI大模型和主動AI助手,以及電子外后視鏡、BOSE超近場頭枕音響、智能供暖系統(tǒng)和豪華車級高級隔音材料,可以看出東本是下了血本打造這款車的。
由此簡單總結,如果你準備在今年買一款純電新能源,有著文章開頭提到的合資清潔,如果屆時價格給力的話,那這臺東風本田S7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