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將自己的安全100%地交給智能科技嗎?
提到這個問題,可能多數人的回答都是:“不”!但在汽車行業中,部分消費者卻對智能輔助駕駛展現出過度信賴,進而忘了車輛作為“工具”的基本屬性。至于是非對錯,每個人心里都會有不同答案。
事實上,或許是為了與燃油車進行區分,新能源車型自誕生之初,便與智能駕駛深度捆綁,車企甚至會為了突出技術優勢,淡化核心的“輔助”二字。如此一來,智能輔助駕駛便會擁有矛盾的表現,“淺用”能規避風險,減少事故發生,“重用”則會增加潛在風險,即便是萬分之一的失誤,也會威脅到車主100%的安全。
因此,無論是燃油還是新能源車型,保證安全的基礎從來都不應全權委托給智能,同時,搭載“三電系統”的新能源車型,應該具備更強的被動安全實力。意識到這點,吉利銀河雖說誕生時間不久,但技術側重卻始終聚焦安全,此前的銀河L7是這樣,最新通過“模擬三車高速連環追尾碰撞試驗”的銀河L6亦是如此。
早在今年5月份,銀河L7接連進行兩次安全測試,一是針對神盾電池的針刺、跌落、火燒安全測試,二是面對整車底盤的刮底、沖擊和托底的極限驗證,充分模擬了日常用車過程中的極限場景,從根本上打消了大家的“安全焦慮”。或得益于此,銀河L7才能在上市后一炮而紅,輕松實現月銷破萬。
對比而言,銀河L6作為吉利銀河旗下的轎車車型,其先天優勢自然在于風阻小、能耗低、乘坐舒適,但較低的車輛重心,也更容易在碰撞事故中威脅到乘客安全。其中,“高速追尾”便很容易暴露轎車的被動安全軟肋,銀河L6在此次測試中表現,自然也備受期待。
在模式事故中,銀河L6以時速40km/h撞上前方停止車輛,又令后車以時速100km/h造成追尾,既是對車身結構安全的考驗,又對電池包、油箱和高壓系統提出了難題。但就結果來看,碰撞過后,銀河L6車身、底盤及乘員艙完整,安全氣囊正常起爆,且車門自動解鎖,能夠正常打開;而電池包并未出現爆炸、起火、漏液情況,油箱、油路均保持正常。可見,雖說作為一款10萬級新能源車型,但銀河L6在遠超國家標準的碰撞測試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為何銀河L6能夠獲得出色表現呢?拋開晦澀的理論數據不談,技術實力和產品誠意缺一不可。就技術實力來說,銀河L6背靠吉利集團,擁有一脈相承的安全基因,包括籠式車身、“四縱四橫”框架結構,以及后排V型梁等設計,能夠充分兼顧吸能與保護效果;而在產品誠意方面,整車高強度鋼占比達72%,擁有17個固定點的電池包,以及高壓油箱的加入,也能充分令安全性能得到強化。即便是在看不到的地方,銀河L6仍下了一番大功夫。
顯然,新能源時代的競爭,早已陷入白熱化階段,銀河L6在顏值、續航、配置等層面的優勢固然得到肯定,但其對于安全需求的深耕,更能彰顯出吉利汽車“造精品車”的初心。正如那句“時間能夠證明一切”所言,銀河L6的產品到底如何,后期的銷量數據會帶來答案。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