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2023年9月12日,這是問界新M7正式上市的日子。
得益于新車在車內“得房率”、車身結構、底盤用料、懸掛結構以及續航等方面全面提升,同時在零售、服務、交付等領域全面優化,問界新M7用實打實的銷量,詮釋了何為新時代的“國民SUV”。
如今,站在整個車系上市一周年的時間節點,問界新M7 Pro迎來正式上市并交付,24.98萬元起的售價競爭力拉滿,也扛起了讓更多中國家庭體驗智駕時代的“新使命”。
問界新M7 Pro智慧程度力壓“同齡人”
眾所周知,問界M7這種價位的自主高端新能源車,吃掉的就是奔馳、寶馬和奧迪等傳統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問界新M7 Pro到來之后,其在25萬級SUV這一價格區間所具有的競爭力,會加速上述轉化趨勢。
以指導價39.88萬元的2024款奧迪Q5L 40TFSI時尚動感型(下文簡稱奧迪Q5L)為例,現在該車終端優惠后的裸車價為26萬元左右,基本上和問界新M7 Pro智駕后驅5座版(下文簡稱問界新M7 Pro)一個價位。
但將兩款車全方位對比后,發現差距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尤其是在智能科技領域,兩款車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首先就是問界新M7 Pro搭載不依賴激光雷達的HUAWEI ADS基礎版視覺融合智駕方案,和智界S7 Pro一樣,都是3顆毫米波雷達+10個高清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算法則是華為自研的視覺+雷達融合感知方案。
這套ADS基礎版,不僅高速NCA在全國99.5%的高速、高架、快速路都能用,而且在識別道路施工、錐桶、強行加塞的車輛,以及高速領航輔助里難度最高的場景——主動上下匝道等方面很有一套。相比較而言,這個價位的奧迪Q5L只有幾年前的定速巡航功能,就連想升級倒車車側預警等功能還得花大幾千塊錢選裝。
還有問界新M7 Pro的HarmonyOS智能座艙系統,無論車機的生態、操控流暢度以及萬物互聯程度,都是對奧迪Q5L的全方位打擊,體驗過的都懂。
不止于此,問界新M7 Pro在與同價位的自主新能源SUV對比時,比如理想L6 Pro,也有自身優勢。
一是空間和用車場景。問界新M7 Pro的車長超過了5米,使得整車氣場更強,并且車身高度達到了1米76,為駕乘者提供了更為卓越的頭部空間,這在25萬級SUV市場也屬于獨一份。此外,問界新M7 Pro還提供5座和6座兩種選擇,標配零重力座椅,而理想L6 Pro只有5座,駕乘儲物空間也更小……站在消費者的用車場景來看,明顯問界新M7 Pro能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二是整車安全。問界新M7 Pro依舊采用華為全棧自研的智駕技術方案,與高階版方案同源,體驗同感。這套多端融合感知的方案能夠實時監測車輛周圍的障礙物和行人,并在潛在碰撞發生之前采取主動防御措施,實現全方位主動安全。根據最新數據,問界新M7在過去幾個月內主動避免的碰撞次數已經從8萬次增加到26萬次,這無疑顯示了該技術的有效性與可靠性。此外,新M7 Pro在高速智慧限速、施工路段通行、障礙物避讓、無劃線車位自定義泊車等絕大多數場景智駕需求,對于消費者來說,很有性價比。
反觀理想L6 Pro,雖然也有相關主動安全裝備,但其采用的是行業第三方合作的智駕技術方案及芯片,在車載感知硬件方面也少了2個毫米波雷達,這使得其智駕能力還處于行業基礎水平。實測數據顯示,無論是在高速NCA、智能泊車、主動安全性上,都落后于M7 Pro的智駕表現,特別是在施工路段等場景下智駕系統有降級風險,只能進行基本的高速智駕和車尾單向泊車。
打造問界爆款的“獨門招數”
問界新M7系列的爆火,讓很多人看不懂。其實,問界打造爆款并沒有奇怪的招數,無非是腳踏實地做好了生產和服務兩個環節,才延續了爆款的生命周期。
作為賽力斯汽車與華為聯合打造的高端融合品牌,問界既擁有賽力斯完整的研發、制造、銷售體系,又擁有華為在智能科技領域全球領先的技術實力和影響力。可以說,在技術、品質、服務等方面都具備了顯著的先發優勢。
前段時間,筆者有幸參觀了打造問界車型的賽力斯超級工廠,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智能二字。據悉,賽力斯超級工廠擁有超過1000臺智能化設備,超3000臺機器人智能協同,實現關鍵工序100%自動化,生產效率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同時工廠內還有行業首創的質量自動化測試技術,能實現100%質量監測追溯,確保每一輛交付到消費者手中的產品都擁有超高品質。
在壓鑄環節,賽力斯超級工廠采用9800T一體化壓鑄工藝,實現一體化壓鑄部件中領先的集成度,這使得車身擁有高強度的同時又做到了輕量化,守護安全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賽力斯超級工廠還把核心零部件供應商都集聚到一起,實現本地化供應鏈體系。這樣做的好處是實現了上下游的強強聯合、分工協同,從而保障問界相關產品快速、高質量的交付到用戶手中。
在市場服務端,如今的問界品牌也在經驗、閱歷、零售、服務、交付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對于用戶提出來的問題,專屬服務團隊會及時進行改進和優化,提升整體服務能力,從而讓用戶有更好的購車、用車體驗。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前些日子一問界車主自駕西藏遭遇爆胎,拉薩問界用戶中心得知后,驅車幾百公里前往救援,并為車主一家提供了食宿,最終僅收取了輪胎費用。這真切體現了問界超越傳統售后服務理念的“用戶思維”,也讓更多用戶看到了一個讓人安心、省心的高品質服務團隊。
正是得益于高品質的生產與服務這兩大“獨門招數”,問界新M7 Pro做到了上市即上量,發布即交付,助力問界新M7在中大型SUV市場連續多月保持領先地位。
問界新M7 Pro的戰略卡位
從問界新M7到問界新M7 Pro,可以發現二者的上市節奏很相似,即時間都選擇在了“金九銀十”前夕。或許表面上看有些巧合,但實質上有一定的戰略意義在其中。
在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一般而言汽車市場銷售呈現出前低后高的全年周期表現,上半場能完成50%銷量目標的車企已實屬難得,如今“金九銀十”汽車市場銷售旺季已至,有望進一步拉動市場消費。
數據顯示,2024年1至8月問界M7累計交付量達13.81萬,在新勢力產品中排名第一,進一步驗證問界“頂流”實力。
借勢問界新M7 Pro的上市,整個問界新M7系列產品線無疑更完善,以“金九銀十”銷售旺季為依托,極有可能推動問界新M7系列月銷量更進一步,為整個問界品牌的年銷量目標達成添一把火。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預測,近期產業鏈企業紛紛“抱團”布局智能駕駛領域,有望推動智駕技術迭代升級,而隨著搭載智駕技術的新車型陸續推出,將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車。
如此來看,開啟全民智駕時代的問界新M7 Pro,恰好又站在了新一輪的時代風口。再加上其在空間和大家庭用車場景等方面的出色產品力,有望再度一飛沖天。
與此同時,問界M9的產品線更新也在緊鑼密鼓開展中。據悉,問界M9五座版將于9月10日發布,新車取消了第三排座椅,為第二排提供更大空間,并且將配備名為“攬境坐席”的多功能座椅,進一步提升整車的舒適度。
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讓大家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型,就目前M9接近兩萬臺的月銷量來看,此番五座版的M9上市后勢必會帶來銷量的再進階。
【結語】去年問界新M7還沒有上市之前,問界經歷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各種各樣非議,一些人對華為和賽力斯的合作看不起。然而,回擊質疑的最好方式便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一切,7月底問界迎來第40萬輛新車下線,或許在很短的時間內還會迎來50萬輛,以及100萬輛新車下線。從看不起,到看不懂,再到追不上,問界確實正在越跑越快。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