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車時,不同車主的選車標準有著明顯區別,例如:女性車主看顏值、年輕車主看動力、居家車主看舒適,可謂各有所好。然而,正如百萬級數字前面的那個“1”一樣,無論其他方面多優秀,如果車輛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后面再多的“0”也無濟于事。
然而,不同于發動機性能、車身尺寸等直觀參數,一款車的安全性能很難直觀體現。無疑,中國新車評價規程(以下簡稱C-NCAP)的誕生,便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為車主提供系統、客觀參考數據的同時,也在促進車企加大對車輛安全方面的投入,有著一定的參考意義。

前不久,C-NCAP正式公布了2019年第4批碰撞試驗成績。在測試的9款車型當中,有6款車型獲得了五星評價,2款車型獲得四星評價,均可圈可點。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野馬博駿1.5T CVT領動型僅僅獲得了兩星評價,同時創造了今年參與測試車型的最差成績。
在此之前,野馬博駿一直標榜自身擁有“五星安全設計”,高強度車身、多個安全氣囊的介紹,使得車主非常信賴。如今,測試成績擺在眼前,不少網友也會問:野馬博駿為何會在C-NCAP中“翻了車”?
內功欠缺,一測試就“腿軟”
提到C-NCAP,相信熟悉汽車領域的車主都不陌生。因為早前獲得五星評價的車型占比很高,C-NCAP還從網友口中獲得了“五星批發部”的戲稱。不過,在2018版新規正式推出之后,C-NCAP新增了行人保護、AEB(主動安全系統)等測試內容,對于車輛安全性有了更高要求。無疑,售價為8.98萬元的野馬博駿1.5T CVT領動型頂配車型,就在新規測試中暴露出了短板。

測試過程中,野馬博駿在“正面100%碰撞”項目中表現不錯,安全氣囊能夠及時打開,A柱也沒有明顯變形。但在“正面40%碰撞”項目,車輛的表現就比較一般了,駕駛位下部飾板有明顯的侵入跡象,使假人腿部空間受到一定壓縮。

更為重要的是,在“側面撞擊”過程中,整車的車門出現了明顯變形并被撞開的情況,再加上沒有側氣囊的保護,假人的頭部受到明顯撞擊,一旦類似情況發生在實際車禍中,駕駛員頭部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正因如此,野馬博駿最終僅有51.7%的得分率,成為今年參測的32款車型中得分率最低的車型。

歸根結底,野馬博駿獲得如此碰撞成績,與其側氣囊的缺配、車身結構硬度不足有著一定的關系。毋庸置疑,雖說不足9萬的售價確實會對用料造成一定的限制,但是在之前的測試中,售價僅為6.98萬元的眾泰T300 MT尊享型也獲得了五星安全的評價,誠意大小對比可見一斑。況且,頂配車型的安全性便如此不堪,中低配野馬博駿的安全性更加值得懷疑。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年第4批的C-NCAP中,售價同樣為8.98萬元的野馬T70精英型參與了測試,僅獲得了三星評價。不得不說,野馬博駿在質量方面的“短板”,也算是有前車之鑒,無法使車輛的安全性能得以保證,何談什么“高品質”呢?
淺嘗輒止,無核心難立本
隨著消費市場的升級,以及車主個性化需求的增強,功能實用、價格實惠、特點鮮明的小型SUV逐漸走入大眾視野,收獲眾多年輕人的喜愛,于今年3月份上市的博駿,便是野馬汽車向小型SUV市場投入的一枚“炸彈”。在官網介紹上,便可見野馬汽車對博駿寄予厚望。

從“智美越級SUV”的定位上能看出,野馬博駿的顏值是一大亮點。貫穿左右大燈的平行格柵、懸浮式車頂,營造出很強的潮流感,非常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喜好。不過,側面下窗線的流線、尾部細節的勾勒,均會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與博越的設計可謂不謀而合。不少網友均表示從博駿身上找到了博越的諸多影子,這種造型使其難逃“山寨”的議論。

此外,在安全性能方面,野馬官網上的博駿產品介紹,顯然也有些“名不副實”。整車是否采用高強度車身設計、高強鋼占比達到70%暫且不論,僅從將全系標配兩氣囊說成“多氣囊”的文字游戲,以及五星安全設計的過度宣傳,便很容易引起車主誤解。尤其是當C-NCAP兩星評價結果擺在眼前,更是對其“五星安全”的最大諷刺。
可見,無論是外觀方面的創新乏力,還是安全方面的底氣不足,均暴露出野馬汽車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淺嘗輒止。同時,在如今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車市中,很多品牌的倒閉都在證明一個道理:“無核心,難立本”,若按照這個趨勢發展,很難說野馬汽車不會步入上述車企的后塵。
銷量堪憂,硬實力需補足
不可否認,野馬博駿本身還是有著一些性價比優勢,比如說將“1.5T+CVT”動力模式、可開啟全景天窗帶入8萬級SUV市場,便收獲了很多車主的肯定。但是,從實際使用效果和用戶反饋方面來看,野馬博駿的表現依舊有些差強人意。

動力方面,將野馬博駿與同為小型SUV的吉利繽越相比,就能夠看出差距所在。僅從發動機參數來看,雖說同樣都是1.5T發動機,但是吉利繽越在最大馬力、最大功率以及最大扭矩方面實現全面碾壓,更重要的是,吉利繽越的最大扭矩進介入轉速僅為1500轉,而野馬博駿的介入轉速為2000轉,這也就意味著前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有著更為強勁的動力輸出,展示出二者對于動力調校的水平差距。
此外,有關野馬博駿的使用感受,不少車主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正如某論壇上的網友所言:“之所以買博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價格比較低,但是在后期用車的過程中,行駛噪音大、內飾做工差的缺點還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在市區內跑出10個油的成績,我覺得確實有些高”。可見,一分價錢一分貨,從后期使用的角度來看,野馬博駿還是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

當然,一款車到底值不值得買,市場的銷量可謂是最好的“試金石”。從近幾個月的銷量情況來看,野馬博駿一直保持著1000輛至2000輛的水平,即使在上個月實現較大突破,也不過僅2300余輛。不過,縱觀野馬旗下的T70、T80,每月僅有兩位數或三位數的銷量,這樣一比,博駿稱得上是野馬汽車銷量的“頂梁柱”了。
結語:“人無信而不立”,對于一款車型而言,安全水平也有著同樣重要的作用。之于野馬汽車而言,雖說早已在T70身上栽了跟頭,但是卻沒有注重在安全方面的研發投入,從而導致野馬博駿也出現類似問題。
野馬博駿獲得兩星評價的成績再次證明:成功不是看走得有多快,而是要看走得有多穩。如果野馬汽車不懂得停下來認真反思,可能還會有下一款“博駿”的誕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