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造車新勢力陣營中,蔚來絕對是不可無視的一股力量。率先赴美上市、起售價超30萬元、月銷量同級遙遙領先,種種標簽均證明,蔚來已經走在造車新勢力的前列,因而它的一舉一動,均牽動著整個市場的心。

8月20日,蔚來汽車正式發布了電池租用服務BaaS(Battery as a Service),提供了車電分離、電池租用、可充可換可升級的全面服務,實現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又一次創新。然而,就蔚來電池租用服務是否劃算的討論,也隨著細節披露而變得愈發激烈。

早在BaaS公布之前,蔚來就曾提供過“電池租用金融方案”,即在終端售價優惠10萬元的基礎上,車主需要連續6年支付1280元/月的費用,到期后電池歸車主所有。這樣一來,車主最終僅支付了92100元,享受到少許優惠的同時,也能提前用車,可謂一舉兩得。

相較而言,BaaS則是一個更為系統的換電服務體系。在BaaS政策之下,車主可享受7萬元購車優惠,并獲得一輛“不帶電池”的蔚來車型。后期使用中,以70kWh電池組為例,車主需支付的電池月租費用為980元,若未選擇無憂套餐,每月還需額外支付80元的保險費,與此前的“金融政策”大同小異。不過,如果真正靜下心來算一筆賬,還是能發現其中“貓膩”。

毫無疑問,續航煩惱、貶值焦慮是車主選擇純電動車型時的最大“痛點”,而蔚來開創并不斷深耕的“換電”模式,能夠很好地消除車主的擔心;再加上購車優惠,以及更加專業、完善的換電服務,有望提升蔚來的產品競爭力,獲得更多車主青睞。
但是,同樣不可忽視的是,與原來的“金融服務”相比,BaaS政策下的電池使用費完全變成了“月租”,車主并未擁有電池的所有權。這樣一來,7萬元的優惠大約相當于5年半的電池使用費,在此之后,車主仍未擁有電池所有權的同時,仍需繼續支付后續的使用費用。

關于BaaS政策是否劃算的問題,網友們的評論也出現了兩邊倒的現象。有些人覺得“換電”模式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純電動車充電速度慢、保值率低等根本問題,不失為一種用車解決辦法;但更多人還是對用車成本、容量衰減、服務細則表示擔憂,認為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用戶需求。因此,BaaS距離真正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沒有想象中的劃算。

無獨有偶,作為新能源領域的絕對霸主,特斯拉也在針對用戶痛點不斷改進。前不久,北京首個特斯拉第三代超級充電站正式落戶北京國貿華貿中心,V3超充在纜線更細的情況下,能夠實現“充15分鐘續航250公里”。此外,在下月即將舉行的“電池日”中,特斯拉或將推出“百萬英里電池”,有望令電池性能上升至更高高度。
結語:目前來看,在不考慮使用成本的基礎上,蔚來的“換電”模式確實有著很多優勢,但是,在面向市場推出后,消費者不得不考慮付出與回報的比例,特別是在未來電池的續航、壽命、充電速度有望獲得巨大突破的情況下,無疑會令人更加謹慎。BaaS未來將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