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都有進取之心,汽車廠商同樣有自己的野心,起步較晚且資歷尚淺的自主品牌更是如此,可想要徹底擺脫多年前廉價、抄襲、技術落后的帽子哪有那么容易。
無數次血淋淋的失敗案例告訴我們,自主品牌想要觸及高端市場,除了技術方面和國際大廠的差距,品牌的鴻溝則是最難以逾越的。為了不再重蹈覆轍,我們可以發現近兩年自主品牌有了邁向高端的另一個思路——成立新的高端品牌。
高端SUV先行者——WEY(長城)
首先是較早打出高端名號的WEY(魏派),在長城汽車依靠SUV市場爆發式增長的紅利站穩腳跟后,自然將高端車型選在了最熱門的SUV領域。作為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廠商,WEY品牌自誕生以來便備受關注,畢竟它承載了太多國人對國產高檔車的希望。
VV7和VV5兩款車的先后亮相讓WEY在創立之初便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不僅憑借優秀的設計和越級的內飾豪華程度吸引目光,而且同價位無出其右的舒適性也值得稱贊。市場不會撒謊,銷量數據同樣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VV7和VV5紛紛在剛上市不久后便月銷破萬,取得開門紅。
緊接著中庸居家的VV6來了,改進后的VV6不僅配置升級,空間方面也有著更大的優勢,月銷量長期保持在五千臺的數據不僅延續了WEY的熱度,更是證明了WEY品牌在以往合資車占領的價格區間博得了一塊地盤。
除此之外,WEY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也相當迅速,由長城完全正向開發的Pi4插電混動和智能四驅平臺在P8上初露鋒芒,后續的VV7 PHEV和VV7 GT PHEV車型也同樣共享了這套先進的技術平臺。目前來看,WEY品牌三年前的大膽嘗試已經初見成效,但要沖擊世界級豪華品牌它要做的還有很多,Pi4平臺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則將會是決勝關鍵。
最具性價比的豪華——新寶駿(寶駿)
第二個則是最年輕的新寶駿,脫胎于上汽通用五菱的寶駿汽車在近幾年風生水起,打造了多個爆款神車,頗有取代五菱成為新國民車的勢頭。可慢慢地隨著人們的消費升級,便宜已經不再是購車的最大訴求,看來僅有性價比這張牌是行不通的,于是新寶駿誕生了。
雖然換上了最新的鉆石標,可名字依然延續了下來,和之前馬頭logo寶駿形成了高低搭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寶駿品牌的產品布局速度堪稱神速,自2019年年初宣布新的品牌標識以來,它已經在轎車、SUV、MPV、旅行車甚至純電動車領域都安排好了參賽選手,同時發力。
如果說基于全新R平臺下的RS-5還有些原來寶駿上的影子,那大刀闊斧改頭換面的RM-5就是一副全新的模樣了,跨界MPV的身份本就足夠獨特,頗具未來感的外形更是回頭率爆表,月銷超過8000臺的數據也讓人刮目相看。
但最讓廠商欣慰的或許要屬新寶駿的中型車——RC-6了,首先它所面對的細分市場向來都是合資品牌甚至豪華品牌群雄紛爭的地盤,競爭異常激烈,而想要提升品牌形象,這個級別又是遲早要邁過的一道坎。
因此RC-6不走尋常路,溜背車身的它將轎跑風格和SUV的高離地間隙結合在了一起,1.5T+CVT的動力組合控制到10萬元以內,硬是打造出了一款超高性價比的國產B級車,甚至一度超越邁銳寶和阿特茲沖進中級車前十的榜單,為自主品牌爭了一口氣。
RC-6的強勢來襲想必會是新寶駿品牌的一劑強心針,接下來就是SUV領域的圍攻了,緊湊型的RS-5和小型SUV RS-3已經完成了布局,更大尺寸的RS-7也箭在弦上,節奏異常迅速。可產品越做越大,那臺1.5T發動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想要邁入更高的層次,新寶駿現在最缺的,是一臺更強的心臟。
掌握核心科技——領克(吉利)
在打造更高端的新品牌方面,要說最成功的還是紅遍大江南北的領克。在我看來,領克之所以能在自主品牌里一枝獨秀,除了明顯的高級感,還有不同于傳統國產高端車型的質感和國際范兒,簡單點說就是洋氣。
好的設計是一方面,其優秀的機械素質才是最強大的殺手锏,領克和國際接軌的不只是外表,還有共享自沃爾沃的CMA模塊化平臺。領克車系不僅裝配有多次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大獎的沃爾沃DRIVE-E系列2.0T發動機以及更小排量的三缸1.5T發動機,還在車輛的主被動安全方面也得到了沃爾沃的傳承,明顯優于同級車型。
雖然現在挺光鮮亮麗,可它這一路走來也的確不容易,領克在獲得大把溢美之詞的同時總少不了負面評論對它充滿非議,比如其開創性的外觀設計就褒貶不一。不過這其中也不乏普羅大眾對它的監督和期望,也正是這些積極的聲音讓領克變的更好。
領克的到來,讓整個吉利集團在乘用車領域有了更豐富的布局,不僅從定位中低端的吉利到中高端的領克再到高端品牌沃爾沃全線完善,分別對標自主、合資以及豪華品牌,而且多個模塊化平臺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讓更多下游車型獲利,實現共贏。而在未來,掌握核心科技的領克也將與合資品牌展開更直接的競爭,彰顯其強大的實力和技術儲備。
豪華底蘊豐富——紅旗
作為當仁不讓的國產豪華品牌之首,在豪華領域紅旗無疑是最有話語權的,其實如果追溯紅旗這么多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它也在不斷的尋求機遇和轉變,跟上國際市場的步伐。
在最早的領導人用車時代,紅旗便奠定了它不同尋常的定位。從CA770到世紀星再到紅旗盛世,紅旗開始一步步走進大眾的視野和生活,但真正深入到民間市場的還是2012年亮相的紅旗H7。雖然公務用車居多,但H7也讓人們認識到紅旗車的價格并非可望而不可及。
2018年紅旗品牌新戰略的開啟和最年輕車型紅旗H5的上市是紅旗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逐步年輕化的發展趨勢讓紅旗在銷量有所突破,增長勢頭極為強勁,并且后續憑借HS5,HS7等車型的推波助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銷量達到了豪華品牌第二梯隊的領先水平。
而全新中大型轎車H9的推出,則是紅旗量變引起質變的關鍵。無論從產品力還是定價都展現了紅旗強大的實力與自信,正面PK海外豪華品牌的魄力更是相當讓人敬佩,并且沒有低端產品線的紅旗也始終保持著高高在上的姿態,這是國產豪華品牌的底氣。
今年,大型純電動SUV紅旗E-HS9的震撼來襲不僅迎接了電氣化時代的到來,也讓紅旗站到了新的高度,高端品牌形象再度加深。未來,紅旗必將以老大哥的身份指引著自主品牌在高端道路上不斷摸索前進,努力在2030年向100萬輛的目標發起沖擊。
小結:
上世紀八十年代,日系三杰為了對抗歐洲豪華車廠商在豪華汽車市場的壟斷、以及建立更高的品牌形象,幾年內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原以為缺少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淀的它們會在時間長河中被世人淡忘,但勵志的是,它們硬是在豪華汽車市場殺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如今和德系三巨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我非常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景在國內重現,我也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很多人在說多年前國產品牌各種抄襲的做法如何丟人,殊不知身為汽車強國的日本也是這么走過來的,而且慶幸的是我們現在早已擺脫了一味地模仿,“原創”二字有了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自主品牌發展到當下這個階段,提升品牌形象成為了首要任務,之前可以說是時機不成熟,和海外品牌技術差距太大,而現如今正是國產車型的好機會,隨著越來越多國產品牌的快速進步,希望以后人們選擇自主品牌是因為喜歡,而不是便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