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一輛車內飾方面最核心的功能,或許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中控屏。作為整個車廂的C位,還記得小時候在我爸朋友的一輛日產藍鳥里,當時插入光盤通過中控屏幕播放奧特曼的畫面讓我當場震驚,原來汽車上還能看電視!
轉眼間已經2021年了,汽車中控屏的發展確實超乎我的想象。從最初的一塊中控屏到后來流行的兩塊大聯屏,再到現在眾多新勢力興起的全車都是“屏幕”,各式各樣的中控屏代表著時代的進步和不同時期的歷史進程,如今硬件到位了,內部的軟件及系統就變的更加重要,因此,智能車機系統成為了當下汽車內部的靈魂所在。
其實關于智能車機系統,各個廠商也有著不同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大體上看,海外品牌大多是自己研發并更新迭代,而國內廠商則喜歡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借助他們的優勢來進行更好的深度定制。下面我們就挑出幾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智能車機系統,談談他們的特點。
一、海外品牌
奔馳:MBUX
從早期的COMMAND系統到MBUX,再到前不久發布的全新交互系統MBUX Hyperscreen,奔馳在車機系統方面走過了漫長的道路。目前在最新的奔馳S級上配備了AR增強現實功能技術的導航系統,并在儀表盤上實現了裸眼3D的效果,同時在語音交互過程中,再也不需要在操作前傻傻地說一句“你好,XX”,而是直接說出你的需求即可完成,配合手勢控制極大提升了便利性。
寶馬:iDrive
作為車機系統的鼻祖,寶馬的iDrive不得不提。寶馬最新的第八代iDrive將在寶馬iX車型上首發,全新的智能助理可以識別駕駛員的肢體語言,從而判斷駕駛員的狀態和需求,而且iDrive 8將采用智慧交互的方式,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為乘客推送合適的功能,簡化操作步驟。
二、國產品牌
上汽&阿里:斑馬
斑馬系統是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互聯網汽車解決方案,也是基于阿里巴巴AliOS系統專門針對汽車端開發的系統,起步較早。斑馬系統最大的好處就是與阿里合作打通了支付寶入口,可以實現汽車一鍵支付停車費、過路費等,同時還會收集娛樂APP上的數據用于智能推薦,功能層面十分契合年輕人的需求。
比亞迪:DiLink
DiLink系統是比亞迪自研的車機系統,其特色在于包含了Di平臺、Di生態、Di云以及Di開放四大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得益于那塊可旋轉的中控屏,能實現非常多的娛樂功能,比如玩吃雞、刷抖音、聊微信以及視頻通話等,另外還有各種APP,整體使用起來和手機沒有太大區別,基本上就是一塊車載平板電腦。
三、造車新勢力
特斯拉
前不久特斯拉新款Model S發布,除了那個夸張的方向盤,其車機系統的硬件配置成為了最大亮點,內置的車載電腦處理性能可達每秒10萬億次浮點運算能力,媲美最新款游戲主機,可以暢玩《賽博朋克 2077》、《巫師三》以及其他3A大作,堪稱“買車送顯卡”。當然除了玩游戲,更強的運算能力也為未來自動駕駛等功能的實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小鵬
國產新勢力這邊,小鵬同樣不甘示弱,拿小鵬P7舉例,其車機處理器使用的是來自高通驍龍的820A,再加上LPDDR4的內存和UFS2.0的閃存芯片,保證了完善的硬件基礎。因此對于整車OTA升級以及全場景語音功能,小鵬P7完全不在話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小鵬最新的系統中還推送了車載WPS軟件,解決了在車內的辦公問題,簡直是打工人的“終極福利”。
結語:雖然車內的屏幕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是趨勢,但盲目的追求屏幕尺寸大小和數量毫無意義,汽車是為了人類的出行更加方便才誕生的,智能的車機系統同理,做到真正好用才是目的。不過就好像手機的智能語音助手一樣,車機系統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的過程,如果搞不好,人工智能很容易變成人工智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