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說,受地緣限制的影響,每年的成都車展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產品陣容方面來看,都要略遜于北京、上海兩大車展;但因為身處“金九銀十”的重要節點,成都車展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就拿前不久開幕的第二十四屆成都車展來說,便有許多重磅車型亮相,論最引人關注的車型,坦克500絕對應該位列其中之一。
從車展公布的信息中,相信大家已經能夠對坦克500產生一個大體的印象,霸氣的外觀、豪華的內飾,以及3.0T+9AT的硬核動力,絕對不輸同級中大型SUV;但是,衡量一款車型是否暢銷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產品實力以外,價格同樣也是決定消費者是否購買的關鍵因素。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坦克500預計售價為30萬-40萬元”,此消息一出,瞬間引發網友的激烈討論。
事實上,結合坦克300的市場表現便能知道,坦克500大概率會將競爭對手瞄準同級合資車型,例如“中大型SUV標桿”途昂的售價為29.2萬-40.2萬元,因此坦克500的網傳售價有著極大的可信度。不過,同等價位的合資、豪華車型數不勝數,因此網絡上不乏“國產車飄了”的唱衰聲,可見坦克500若真如此定價,需要莫大的勇氣。
坦克500到底能否撐起“與途昂同級”的定價呢?關于產品層面的實力,相信已經不用再贅述,單就真皮內飾、三屏聯動、燕飛利仕音響、第三代智能四驅系統等配置而言,便足以與越級的寶馬X5、奧迪Q7等車型“掰手腕”。相較而言,坦克500的品牌溢價或許是其最大的“短板”。
在國人心中,評價“品牌溢價”能力高低有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那就是看消費者愿不愿意多花錢。豐田普拉多的品牌溢價能力頗高,即便其在日本本土售價僅20萬出頭、進入國內售價翻倍,但它此前依舊需要加價提車,消費者甚至還會為此津津樂道。相較而言,無論是從誕生不到一年、僅有一款在售車型的坦克品牌,還是尚未上市的身份來看,定價超過30萬元都是對坦克500“品牌溢價”能力的極大考驗。
但事實上,雖說坦克300售價基本與同級合資SUV售價持平,但其月銷量依舊能夠維持在大幾千臺,且受超能影響,不少地區的終端市場往往是一車難求。坦克品牌的誕生,或許便是為了證明“合資品牌并非是不可戰勝的”,與其糾結坦克500貴不貴,倒不如預測一下坦克500未來用不用排隊提車,如網友所言:能搶到再說。
結語:“加價數萬的普拉多說買就買,或30萬起售的坦克500想罵就罵”。在不少網友眼中,自主品牌似乎就應該做好車市“地基”,而高端市場,就交給合資及豪華品牌來分享。
要知道,外資汽車品牌的產品引入,往往涉及到技術費用、利潤共享,消費者需要更多地為制造成本以外的費用買單。正面的用車反饋和改進建議必不可少,但一直詆毀或看輕自主品牌,對于中國消費者沒有一點好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