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眾集團來說,2019年2月26日是極不平凡的一天。在德國當地時間上午,大眾品牌旗下全新子品牌“捷達”(英文名JETTA)在德國大眾總部狼堡發布,不僅完成了由“一款車型”到“一個品牌”的躍遷,還展現出了極強的銷售前景。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非常看好這個“新勢力”。中國作為大眾全球最大的單一細分市場,時隔不到一個月,一汽-大眾便馬不停蹄地在成都發布子品牌“捷達”,并一口氣推出了VA3、VS5和VS7三款車型。“捷達之心,路人皆知”,這三款車型均落在在最具銷售潛力的緊湊轎車、緊湊SUV和中型SUV市場,目的便是沖著銷量來的。
轉眼間,捷達品牌成立已有兩年半,即便是從首款車型捷達VS5上市算起,也有兩年的時間。那么,如今的捷達品牌發展怎么樣?而它又是否完成了成立之初的初衷?回顧捷達品牌這段不長不短的歷史,相信大家心中自然會有個答案。
銷量退坡,1+1+1<1
“2018年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對于幾乎所有車企而言,2018年都是具有轉折意義的時間節點。就數據來看,2018年全年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達2235.1萬輛,同比下滑5.8%,呈現出持續性跡象的“車市寒冬”,迫使各大車企快速找尋“過冬的棉被”。
在一汽-大眾的計劃中,即便捷達品牌算不上“棉被”,至少也應該算是“暖寶寶”。從產品定位方面來看,捷達定位稍低于大眾品牌,不但能夠憑借著“德系血統”,搶占國產品牌在中低端市場的“蛋糕”,還能與大眾車型拉開檔次差距,開拓市場的同時,避免“同門競爭”。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拿2020年數據來看,捷達品牌在坐擁三款車型的情況下,全年累計銷量僅為15.5萬輛;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停產之前的2018年,捷達單款車型就賣出了32.6萬輛,甚至比速騰、寶來賣得都多。在品牌獨立的“一片叫好”聲過去后,捷達品牌遠遠沒有此前捷達車型賣得好,陷入“1+1+1<1”的尷尬境地。
進入2021年,捷達品牌的表現依舊不容樂觀,除作為“銷量支柱”的VS5月銷徘徊在6000臺左右、遲遲無法破萬外,VA3和VS7月銷更是徘徊在3500臺上下,三款車加起來的單月銷量只有一萬多臺。與曾經捷達車型月銷輕松破2萬臺、常年位列排行榜前五名來看,捷達品牌很難稱得上成功,與設立初衷背道而馳。
問題頻出,陷入惡性循環
今年上海車展,捷達品牌總經理修俊一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我們這個品牌的宗旨就是為百姓造車,讓更多的人開上德系好車”;而這,無疑便是捷達品牌設立之初“將目標用戶定位在年齡介于25歲至35歲的男性”、“以德國工藝以及滿足用戶期待為主要賣點”的深刻解讀。但從實際表現來看,捷達品牌的表現很難令人滿意。
以捷達品牌的“銷量支柱”VS5來看,僅在10月份的半個多月中,捷達VS5累計投訴量便達到11起,平均一天半便會收到一起投訴。關于投訴項目,主要集中在質量方面的發動機、轉向系統和車身附件及電器,以及服務方面的銷售、售后等問題。類似的問題,在捷達VA3和VS7車型上體現得也非常明顯。
令人又心疼又好笑的是,一位車主在投訴詳情的最后寫到:“我是不是買了個假大眾VS5”?顯然,這些用戶之所以選擇捷達品牌車型,正是看中了其“大眾基因”,以及過硬的品質背書;但事實情況是,捷達品牌車型在質量方面仍存在不少漏洞。
比如購買“2019年7月8日至2020年3月30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20年款捷達VS5、捷達VS7汽車”的73854位用戶,便因為“燃油泵泵芯下殼體存在毛刺,可能脫落導致燃油泵工作不良,或造成車輛無法啟動或中途熄火”而面臨召回車輛。“吃螃蟹”的首批車主,以及盲目相信其“德系血統”的捷達品牌用戶,被迫上了一堂“真假大眾”的辨識課。
而在服務方面,即便是購買寶來的用戶,也能享受到與邁騰一樣的售后體系;但獨立之后的捷達品牌,因為本身售價就不高,盈利能力有限,所以4S店的售前、售后的服務意識、設施水平也難免會有所打折,“銷售承諾不兌現”、“配件缺少/質量差”等投訴也在情理之中了。
此時回過頭再看,捷達品牌宣傳中的“德系血統”、“性價比”,是不是增添了幾分諷刺的意味?
高開低走,難免過于自信
從誕生之初的“銷量收割機”,到如今的“月銷數千臺”,捷達品牌被不少人視作“落難鳳凰”,而即便有著捷達車型入華30周年的“情懷”加持,極具誘惑力的“性價比”優勢,消費者依舊不買賬,而這種結局的背后,有著必然因素。
首先,雖說捷達品牌官方再三強調其“采用德國大眾最先進的技術”,但獨立后的全新車標,在維持大眾車型“高級感”的同時,也令捷達與大眾品牌劃清了界限。在品牌認知度與用戶基數尚未建立之初,捷達品牌的市場號召力十分有限,而每次都要面對親友“這是什么牌子車”的疑問進行解答,車主多少都會感到麻煩。
其次,若論“性價比”,10萬級的轎車/SUV市場擁有不少自主品牌的強勢車型,諸如長安逸動PLUS、哈弗H6,在近些年的發展中不斷成熟,更加明白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就拿最簡單的一個細節來說,捷達VS5/VS7全系均建議使用95號燃油,面對每升油費接近8元的用車成本,你受得了嗎?
因此,捷達品牌的“高開低走”并非偶然,或許只是因為它在“錯誤”的時間,用“錯誤”的態度,遇到了“錯誤”的對手。捷達品牌的“背書”并非自身想象的那么牢靠,而如今的中國車市,也早度過了那個合資品牌能夠“躺著掙錢”的年代。
結語:“承非凡,啟新境”。這句捷達品牌誕生之初的口號,道出了其始終不能發展壯大的頑疾。捷達品牌本身并沒有迎合當下消費者的差異化優勢,同時過于依賴大眾品牌的庇蔭,始終未能形成屬于自己的品牌ID。待捷達車型逐步被人忘記后,捷達品牌將如何為未來的年輕人介紹自己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