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廣州車展上開啟預售,再到今年3月18日正式上市,坦克500始終都是國內車市的焦點。
此前提到硬派越野SUV,多數人想到的是奔馳大G、路虎衛士,或者豐田陸巡,這些車型的售價基本都在50萬元以上。因此,當起售價僅為33.5萬元的國產坦克500到來之后,它似乎便顯得有些“大逆不道”,30多萬的硬派越野車,到底能有多好?
近日,某位率先提車的坦克500車主兼車評人,便進行了坦克500與陸巡5700的“越野PK”,從對比結果來看,二者幾乎算是打了一個平手。不過,面對出于好意的購車評測,在視頻的評論區中,有某位(疑似)陸巡車主表示“你開坦克,我開陸巡,不是一個圈子的東西就別對比了”。言語之中充滿了對于坦克500的嘲諷。
當然,以上這位用戶的言論僅僅代表個人觀點,但坦克500的用戶,是否真的就低陸巡車主一等呢?
首先,單就產品實力而言,坦克500與陸巡的核心賣點均在“越野能力”方面。關于陸巡,這里無需多言,無論是穩定性還是耐久性,均經歷了時間驗證;而對于坦克500來說,整車同樣搭載3.0T+9AT,并匹配非承載式車身、“三把鎖”,以及坦克掉頭、蠕行模式等功能配置。雖稱不上“將前浪拍在沙灘上”,但坦克500也絕對沒有給國產越野SUV丟臉。
其次,從價格層面來看,豐田陸巡在日本本土售價不過30萬元左右,但在情懷加持、行情水漲船高的影響下,國內市場的身價已躋身百萬級SUV的行列。能夠買得起陸巡的用戶,肯定擁有著較強的經濟實力。
相較于陸巡的價格,坦克500似乎不值一提;但考慮到油耗、定位等因素來看,坦克500也并非是多數家庭的“剛需產品”,而更像是有錢人的“越野玩具”。因此,坦克500的用戶并非買不起陸巡,或者說是只能買得起坦克500。用“國產”或“非國產”來評價用戶群體的經濟實力,未免過于狹隘。
事實上,以上這種現象并非偶然,價格所筑起的“鄙視鏈”,在國內市場并不罕見。就拿新能源領域而言,即便特斯拉旗下的Model 3、Model Y售價低于蔚來的入門車型,但在不少消費者眼中,蔚來車主似乎仍要低特斯拉車主一頭。殊不知,入手蔚來、理想等國產品牌的用戶,其中有不少人家中已經擁有BBA等傳統豪華品牌車型。
面對國產車的崛起,有些人選擇欣然接受,并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支持自主品牌的發展;也有人依舊“以價格論高低”,令售價成為部分合資與豪華品牌用戶最后的“遮羞布”。陸巡也好,坦克500也罷,無論是從產品實力,還是用戶群體層面上,二者并非一定不能同臺而語;有些人依靠豪車提高身價,而有些人憑借自身成就,而令自己選擇的座駕更迷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