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4月份Jeep大指揮官上市時,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當時業界諸如“吊打漢蘭達”、“七座SUV攪局者”,還有“上打途昂,下打漢蘭達”、“樹立7座SUV新標桿”之類的論調不絕于耳。從上述華麗辭藻可以看出,Jeep對大指揮官信心滿滿。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在5月份SUV銷量排行榜上,Jeep大指揮官竟然只有326臺銷量,排名172名,還沒有同是7座SUV的長安CS95賣得好。反觀其一直意淫的漢蘭達和途昂,則分別交出了9227輛和7094輛的成績。毋庸置疑,Jeep大指揮官的牛皮吹大發了。
要知道,Jeep是全球SUV領導品牌,大指揮官的產品slogan是“專業級全場和高端7座SUV”,并且在品牌溢價上不輸于漢蘭達、越界、途昂之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其開局不利呢?下面請看汽車情報新媒體為您分解一二。
進入市場較晚,恐難分得一杯羹
實事求是的講,Jeep大指揮官的產品力還是可圈可點的。比如說其寬敞的空間,長寬高分別為4873/1892/1738mm,不比漢蘭達的尺寸小;經典的外觀造型,充滿著滿滿的時尚感;再比如說豪華感強烈的內飾,讓消費者眼前一亮;更值得一提的是整車優秀的動力總成,更是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這些都讓消費者感到很驚喜。
但是,Jeep大指揮官如果能早一兩年進入中國市場,或許還能有個不錯的銷量。目前在7座SUV市場上,已經占滿了太多的優秀選手,比如說漢蘭達和銳界,這兩款車型一直都是7座SUV細分市場上的扛把子車型,他們在行業中比較有話語權。與此同時,隨著大眾途昂以及另一批合資汽車的涌入,7座SUV市場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這給Jeep大指揮官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傳祺GS8、瑞虎8、長安CS95以及榮威RX8等汽車自主品牌也不斷向7座SUV市場發力,無論在顏值、配置,還是動力等層面,都不輸于合資品牌。更可怕的是,它們的價格更是比合資汽車的一半還要低,因此,這使得Jeep大指揮官的生存變得更加艱難。
品牌信譽降低,小毛病不斷
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與全球銷售的Jeep產品相比,Jeep國產車型的產品品質和口碑都大打折扣。
以前些日子汽車情報新媒體報道的《渾身是病,Jeep自由光成合資品牌投訴界網紅,蘿卜快了不洗泥?》為例,武漢吳先生購買了一款Jeep自由光,車剛提回家兩天,就出現天窗漏水、后排異響、ESP警示燈閃爍甚至嚴重燒機油、剎車失靈等問題,買了兩年,已經進店維修40余次。與此同時,湖南的唐先生也被Jeep的“斑斑劣跡”頭痛不已,其在新城Jeep4S店購買的2.4L領先版自由光,剛提車上高速沒多久,發動機故障燈就亮了起來。買車第一天就“中獎”也實屬罕見,而且是一款20余萬元的合資SUV,沒有了一點提車的喜悅,只剩下各種糟心事。
之于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但相同的是,始終都沒能引起廠商的重視,這樣的態度不僅讓曾經信任Jeep的車主怒不可遏,更是讓對Jeep有好感的消費者望而卻步。毋庸置疑,各種毛病層出不窮,每況越下的產品口碑都給大指揮官蒙上了一層陰影。
靠情懷來賣車,已非長久之計
其實,這么些年以來,Jeep之所以能在國內市場縱橫捭闔,靠的更多的是自身的情懷以及產品溢價,比如說牧馬人這款車,就是大多數越野愛好者的精神圖騰。
但是,情懷終究還是不能當飯吃的,更何況,就整體國內的消費市場來看,對情懷“感冒”的消費者畢竟只是少數,也就是說,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務實,情懷只能作為他們買車參考的一部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指揮官自認為高明的定價策略也是其“馬失前蹄”的重要原因。眾所周知,Jeep祭出27.98-40.98萬元的售價,本想著上打途昂之類的選手,下壓如漢蘭達、銳界之類的強敵,而事實上,這一招曾被凱迪拉克CT6使用過,意欲憑借錯位優勢在本已紅海一片的市場上分得一杯羹,然而,現實情況卻和CT6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如今CT6的銷量始終在1000多臺左右徘徊。
可以預見的是,如今的大指揮官頗如當年CT6的窘態,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
【結語】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款車第一個月賣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后續的銷量。第一個月慘淡的銷量已經給Jeep大指揮官敲響了警鐘,以后如果還是照這樣的趨勢發展的話,那這款車就兇多吉少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