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勝劣汰明顯,行業洗牌加速”。在2019全球汽車產業創新大會上,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稱:“中國汽車正處于轉型升級之中,競爭格局會發生改變。不久的將來,中國汽車品牌將有50%不復存在,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乍一聽,“50%”這個數字好像有些聳人聽聞,但真正了解汽車行業的人都知道,實際情況可能比公開的預測數據更為嚴重。
就拿1-8月份造車新勢力的上牌量來看,威馬的上牌量為11312臺、蔚來為10458臺(ES6+ES8),小鵬為9442臺。單一車型銷量過萬的僅有威馬EX5一款車型,其他新勢力品牌,不僅沒有破萬車型,就算多款車型相加,實現破萬的也僅有蔚來一家。小鵬更是在5月和6月迅猛攀升后偃旗息鼓,雖然仍在新勢力前三,但8月的終端交付量卻已威馬和蔚來,不是同一量級。
汽車行業一個不成文的規律是:如果你在某一細分市場的市占率低于5%,基本上就等于宣告出局了。這么說,未來能勉強活下來的可能只有:威馬、蔚來、哪吒了。也使人對后部車企的未來感到擔憂。
相比較而言,造車新勢力頭部車企威馬汽車的發展可謂是既健康,又茁壯。與眾人印象中“PPT造車”的新勢力不同,威馬汽車不僅擁有自主研發的“三電”技術、符合L2級別的LivingPilot 智行輔助系統,同時還自建工業4.0標準的智造工廠,將生產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就這樣的行為而言,可謂是造車新勢力當中的一股“清流”。
威馬EX5到底有哪些優勢,它為何能夠在眾多造車新勢力中脫穎而出?在仔細了解過威馬的發展史、威馬EX5的產品性能之后,相信你就會恍然大悟。
家底殷實,威馬水到渠成
若時間倒回至2015年,相信普羅大眾中很少有人對造車新勢力抱有信心。一方面,技術實力、團隊履歷、資金鏈條個個都是“卡脖子”的要害,能夠滿足所有要求的造車新勢力非常少見;另一方面,“PPT造車”依然是網友對于造車新勢力的無情調侃,也在削弱著公眾對于造車新勢力的信任。不過,面對這些難題,威馬用自身實力一一打破。
眾所周知,對于純電動汽車而言,“三電”系統的技術是需要長時間積累沉淀的內容,同時也對車輛續航里程、產品質量甚至說是整車安全都產生著重大影響。相比較而言,雖說威馬汽車是在2015年成立的,但是其聯合創始人杜立剛早在2012年就創辦了威馬的前身,專門研究“三電”系統。從技術沉淀方面來說,威馬汽車可謂是頗具實力。
威馬汽車構建了全產業鏈人才體系,目前團隊規模已突破3000人。其中,研發人員數量已占到集團總人數的三成以上,軟件、硬件人才比例達到了1:2。以用戶為中心,持續為用戶創造更高價值的理念,是驅動團隊深度交流、互相激發、高效融合與協作的基石,更是威馬汽車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智能化升級的核心之道。
最后,從資金方面來看,截止至今年3月份,威馬已經完成了C輪融資,總金額達到了230億元。尤其是伴隨著越來越好的銷量、1000余項專利技術的加持,威馬汽車的融資能力還有所保留,資金鏈條也能讓人放心。
除此以外,威馬汽車最難能可貴的是,它不熱衷于“PPT造車”,經常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就拿威馬首款車型EX5來說,它在2018年3月28日已首次試裝下線,但為了客戶真正“用起來爽”,中間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調試,直到6個后的9月28日才正式上市,給廣大訂車用戶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大量觀望者也紛紛“路轉粉”。
業內清流,一步一個腳印
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即使已經擁有技術、團隊以及資金,但是在夢想落地、實現量產的時候,還是會遇到其他問題:到底是選擇“代工生產”,還是“自建工廠”呢?二者各有各的好處。
相比較而言,“代工生產”模式能夠依靠傳統車企成熟的生產平臺,減少自己的運營成本,而缺點是在產品質量方面很難有所把關,喪失一部分的生產主動權。相對的,選擇“自己造廠”的生產模式就會花費大量的運營資金,但是卻能在產品質量和生產節奏上進行很好的把握。
想必大家已經看到了,市面上很多造車新勢力選擇的是前者,威馬成為其中的“另類”,選擇了后者。
據了解,威馬汽車溫州智能產業園一期工程耗資67億元,占地1000畝,具備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動駕駛試驗四大功能,從訂單生成到排產制造,都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客制化生產。與此同時,威馬溫州工廠還引進了大量機器人生產,采用智能化技術,從加工精度和自動化程度方面來看,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標準。
“自建工廠可以從源頭保障產品的質量。”在問及威馬為何要自己建廠時,威馬董事長沈暉如是說。可見,對于“重資產”的威馬來說,它寧愿走得慢一點,也要選擇用扎實的品質與穩定的技術打牢基礎,這也必將成為威馬未來壓箱底的“重磅武器”。
過硬實力,EX5誕生即巔峰
可見,對于威馬汽車而言,它可謂是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那對于威馬旗下首款量產SUV威馬EX5來說,它的實力到底如何呢?從車主對于它的評價當中就可見一斑。
正如筆者認識的一位車主所言:“威馬EX5外觀大氣時尚,內飾配置科技感滿滿,同時還擁有超長的續航能力,可以說是滿足了我對純電動車的所有期待。此外,15萬元左右的售價也是我所能接受的,越用越覺得買得值”。
可見,威馬EX5確實已成為不少車主由“燃油車”轉戰“純電動車”的重點考慮車型。無論是封閉式的前臉格柵、隱藏式的門把手、會“呼吸”的車標,還是標配的LED大燈、12.3英寸液晶儀表+12.8英寸的中控大屏,無不在顯示著威馬EX5劃時代的革新與改變,因而一攬眾多年輕車主的“芳心”。
此外, Living Pilot智行輔助系統、Living Engine全車交互連接系統以及威馬頗具實力的“三電”管理系統,能夠為車主帶來更為舒適、暢快的駕乘體驗,擁有大多數燃油車型都無法比擬的優勢。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威馬EX5還在今年成為新能源汽車中首批獲得C-NCAP碰撞測試五星認證的車型,進一步證明了威馬EX5過人的競爭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工廠客制化也是威馬汽車有別于其他車企的一大亮點,其旗下的全系車型也均可實現c2m的客制化,例如威馬EX5之前有300公里,400公里和460公里三種續航配置,用戶可結合自己的使用場景自由選擇。如今,又增加了520公里的續航版本,贏得了廣大有遠距離出行需求消費者的首肯。
結語:時至今日,威馬EX5的上牌量一直穩居在造車新勢力領域的前三名,在1-6月份的總上牌量排名中位還居銷量榜首,這份榮譽和肯定既令人驚嘆,同時也是理所應當然。因此,無論車市如何動蕩,造車新勢力的前途如何坎坷,像威馬這種擁有扎實實力,注重產品質量的車企依舊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相信有了這種在產品上“做加法”的心態,威馬今后的道路也將越走越遠。
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