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城汽車被曝正在計劃推出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內部代號為“SL”項目,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瞬間風云再起。雖然今年不少車企被新冠肺炎疫情折磨得死去活來,但是中國車市卻是兩面開花:一方面整體銷量在穩步回升,另一方面三家在美上市的新勢力車企股價一路高歌,中國汽車市場似乎迎來了一波新浪潮。
今年以來,先是上汽集團在5月份發布了旗下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專屬標——R標;緊接著東風汽車集團在7月份發布了旗下全新高端電動品牌——嵐圖;10月底,北汽集團旗下高端純電品牌ARCFOX首款量產車型阿爾法T正式上市;11月中旬,長安宣布將與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11月底的廣州車展期間,廣汽埃安正式宣布獨立;12月初,一汽紅旗品牌旗下首款大型純電SUV紅旗E-HS9上市,指導價超過70萬元。至此,一汽、東風、北汽、長安、上汽、廣汽六大國企已經全部入局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高端新能源市場怎么就火了?
曾幾何時,電動汽車還是很多一線城市消費者迫不得已選擇的代步工具。大家都知道電動車還不夠完美,續航短,充電慢,甚至還有起火的安全隱患,所以只能抱著“將就用”的態度買一臺低級電動車,即使開幾年淘汰了也沒那么心疼?墒请S著牌照緊缺和限行政策的壓力增大,買一臺像樣的高端電動車長期開就成了很多人的選項,他們的購車預算也提升到20萬-50萬元以上不等,這樣的需求一下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首先摘得先發紅利的是蔚來,其首款量產SUV蔚來ES8主銷車型售價在50萬元以上,其第二款量產SUV蔚來ES6的主銷車型售價也在40萬元以上,這個價位已經是傳統豪華車企的主要戰場,像寶馬X3,奧迪Q5L都是可選的車型。可是毫不夸張地說,肯花四五十萬買電動車的消費者,家里一般已經有不止一臺豪華燃油車了,所以實際上蔚來在這一市場上幾乎沒什么對手。
而到了30萬元級別,唱大戲的就是理想ONE和小鵬P7了,這個價位市場的競爭強度相比更高級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一來這是主流傳統品牌旗艦車型的價格區間,二來也是豪華品牌的門檻線,所以當雞頭還是當鳳尾就成為很多消費者糾結的事。消費者越糾結,車企壓力自然越大。
不過從現在來看,蔚來、理想、小鵬已經奠定了新勢力車企三強的地位,其銷量也在穩步上升。更讓其他車企眼紅的可能還是他們的股價,像是坐了火箭一樣,短時間就造就了眾多億萬富翁。六大國企紛紛入局高端新能源市場,而且有些還將新品牌獨立出來,莫非是想復制新勢力三強的股價神話?
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能有今天這番活力,特斯拉這條鯰魚功不可沒,特斯拉旗下Model S和Model X車型已經夯實了其高端形象,所以即使Model 3的價格已經下探到25萬左右,在很多年輕消費者心中,它依然是高端電動車的代名詞,這顯然對于培育高端消費市場意義非凡。不過,特斯拉近年來在國內也是事故頻發,爭議與銷量齊飛,離“完美”還很遙遠。
最后,國家政策的推進可能是最后的臨門一腳。11月2日傍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在發展愿景中指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按照屆時總銷量3000萬輛預期,也就是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600萬輛,這么大的市場份額對企業的誘惑可見一斑。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棟梁,六大國企入局高端新能源市場,于情于理都理所當然。
突圍之路,八仙過海
如果說蔚來、理想、小鵬是沒什么歷史背景的造車新貴,那么即將與它們直接競爭的傳統巨頭高端新能源品牌就是典型的富二代,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完全不用擔心生存問題,只管放開手去做就行了,可實際上,它們的突圍之路或許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稍微懂些技術的人都知道,即使加上“高端”二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門檻還是比傳統燃油車低得多。因為傳統燃油車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就是兩大攔路虎,沒有天價的研發投入和多年的技術積累根本玩不轉,更不要說傳統豪華車還有V8發動機和V12發動機這樣的“絕招”,新造車幾乎沒有任何機會入局。
但是新能源汽車就不一樣了,不管是電池技術還是電機技術,對所有企業來說都唾手可得。只要錢到位,“堆積”續航不是問題,加大功率也不是問題,即便電控系統有高下之分,但是也不足以成為劃分產品層級的決定性因素。那么,高端新能源拼什么?
不如先來看看“棟梁”們是怎么做的吧。最早入局的北汽ARCFOX主打的是華為智能和麥格納制造這兩張牌;上汽R汽車有阿里車載智能系統撐腰;東風嵐圖“效仿”理想,推出增程式電動;廣汽埃安強調全鋁合金底盤和智能科技;一汽紅旗則把豪華氣質玩出了新高度。
在通往高端產品的這條路上,幾位種子選手看起來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這些方式能讓消費者心甘情愿買單嗎?要知道,在傳統燃油車市場,15萬元以下才是自主車企的主要戰場,20萬元已經是自主車企產品的價格天花板,沖擊高端者眾多,但成功的鳳毛麟角。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不管是新能源也好,傳統汽車也罷,只要是沖擊高端市場,都需要具有十足的新引力,比如過硬的產品素質,傳奇的品牌歷史,獨一無二的品牌格調,甚至是宛如人生偶像的品牌創始人。而這其中很多條件都是幾位種子選手難以滿足的。相比之下,經歷過各種坎坷,但是沒什么歷史包袱的新勢力車企反而更具優勢,這也讓傳統巨頭的突圍之路充滿變數。
總結:高端汽車市場可謂所有自主車企的渴望,為了拿下這塊兒高地,多少企業前仆后繼,但目前來看真正取得一定成就的只有吉利旗下的領克和長城汽車旗下的WEY品牌。幾家成立不過三五年的新勢力車企后來居上,成了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頭羊,這對于幾家自主棟梁來說無異于一種鞭策。當然了,戰略再好也需要戰術有效,如果企業在沖擊高端時找不準自己的定位,發揮不出自己的優勢,自然就無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所以,一開始“飄在天上”可以,但一定要及時沉下心來做點實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