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早上,重慶悅來溫德姆酒店自助餐廳,王傳福一個人在默默取餐用餐,安靜而平淡,跟來來往往的住店客人并無二致。
上百人的餐廳里,或許沒幾個人能意識到,從這一天起,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被悄然改寫。而背后的推手,注定就是他們身邊這個看似普通的男子。
向“三元鋰電池”宣戰
就在前一天的4月7日晚上,身為比亞迪汽車董事長的王傳福向“三元鋰電池”吹響了全面反攻的號角。他宣布: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改變了行業對三元鋰電池的嚴重依賴,將電池自燃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里徹底抹掉,將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引回正道。
就在當天,刀片電池在重慶接受了46噸載貨重卡的碾軋挑戰,測試結束裝到車上依然可以正常使用。而就在去年,刀片電池還通過了電池安全測試領域的“珠穆朗瑪峰”(針刺)試驗。
正因為刀片電池接受了種種嚴苛的測試,也給王傳福以充分信心。他直言不諱地說: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許多企業陷入了對續航里程的攀比之中,這一攀比壓力也轉嫁到動力電池上,讓業界對電池的“能量密度”產生了非理性的追求,因為電池行業不同企業的技術及品控水平差異巨大,再加上三元材料本身的穩定性差,導致電動車自燃甚至爆燃的問題層出不窮。
第三方數據也顯示,2020年,電動汽車全年的自燃和冒煙事故多達124起。而電池安全,已成為最突出的問題。對此,王傳福有著更加清醒的認知。他說:如果電動車出現交通碰撞事故,電池損毀,車門變形,車主受困,救援至少要一二十分鐘時間,動力電池的安全顯得至關重要。如果不從根本上糾偏,放任安全事故愈演愈烈,電池爆燃問題將成為純電動市場的頭號敵人。
“佩刀”能否安天
隨著市場對動力電池安全性越來越重視,許多主流電池廠、汽車主機廠相繼發布了磷酸鐵鋰電池及相應的車型產品。去年三月至今,中國市場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在純電動汽車中的占比從6%持續上漲到32%,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從0.53 GWh上升到6.89 GWh,翻了13倍;工信部每月公告的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新能源乘用車,從占比8%增長到最高近半,翻了6倍。
“自去年3月刀片電池發布以來,幾乎每一個你能想到的汽車品牌,都在與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洽談合作。”王傳福自豪的說:刀片電池具有“超級安全、超級強度、超級壽命、超級續航、超級功率”的五大特性,目前產能快速爬坡,品質穩定可靠,遠超預期,開始向全行業外供,未來大家將能見到刀片電池陸續搭載在國內外各主流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上。
不過,眾所周知,比亞迪并不是一家單純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研發和創新實踐的領軍者。早在2008年就已經推出了首款量產新能源汽車F3DM,而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比亞迪漢自上市以來就保持了月銷過萬的水平,比肩BBA。要知道,這是一款價格超過20萬的C級轎車,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前無古人”。
正所謂水到渠成,在電池領域擁有26年的研發經驗并掌握動力電池核心科技的比亞迪在向行業輸出“五超”電池的同時,更是率先在自身車型上進行了“全系切換”刀片電池。而且,比亞迪旗下的純電動車型將全面啟用針刺試驗,并將之作為企業標準。
為了充分彰顯比亞迪的信心和決心,4月7日,比亞迪還一口氣發布了2021款唐EV、秦PLUS EV、宋PLUS EV及2021款 e2合計四款“佩刀”純電車型。綜合補貼后,2021款唐EV的價格為27.95萬元-31.48萬元,秦PLUS EV為12.98萬元-16.68萬元,宋PLUS EV為16.98萬元-18.68萬元,2021款e2為9.98萬元-11.58萬元,覆蓋范圍之廣令人振奮。
發布會上,王傳福聲情并茂地表示:我希望,安全問題不再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絆腳石;我希望,所有向往美好出行的人都能享受到安全的保障。我們希望比亞迪能夠說到做到,更希望新能源汽車行業能夠真正的良性快速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