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告別爆發式增長,對現有市場進行“精耕細作”成了大勢所趨,進而“粉絲文化”成為近年來的行業熱詞,各式各樣的汽車品牌嘉年華也明顯多了起來,不過可惜的是,其中真正讓人有歸屬感和榮譽感的活動卻少之又少。
11月14日-15日,2020廣汽本田躁夢節在廣州長隆精彩上演,數百輛炫酷潮改車集結巡游,上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廣汽本田粉絲齊聚一堂,交流改裝經驗,分享用車心得,再加上現場豐富多彩的“黑科技”體驗項目和激情澎湃的汽車漂移表演,夢想躁動,一觸即發。
難得“純粹”的汽車嘉年華
“嘉年華”是一個音譯詞,它的近義詞是“狂歡節”,不過在這個消費至上的時代,很多嘉年華都變了味,變成了“團購會”,一切以促成銷售為首要目的,至于品牌文化,就像可有可無的東西被晾在了一邊。
2020廣汽本田躁夢節則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現場沒有穿著制服的消費人員,沒有等著收定金的經銷商收銀臺,沒有車輛的明碼標價,更沒有主持人大聲宣傳購車優惠政策。相反,我們能看到的是為粉絲預留的數不清的車位,200多臺擺放整齊、百花齊放的改裝車,當然清一色都是本田;此外還有新奇有趣的體驗項目以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的最真誠的笑容。
更驚喜的是,第四代飛度(ALL NEW FIT)潮改車首次集結亮相,平民超跑換代后再續潮改輝煌。現場還設置了8小時倒計時潮改工房,很多“潮改粉”觀摩了兩臺第四代飛度(ALL NEW FIT)在潮改大神手中驚喜“變身”的過程,充分領略潮改的魅力。
毫無疑問,單從賬面上看,這絕對是一場賠錢的活動,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甚至是一場可有可無的活動。因為活動上既沒有什么企業戰略發布,又不是新車上市,就是單純地“玩”,讓到場的每一個人都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然而從長遠來看,廣汽本田還是大贏家,因為這場活動不僅讓每一位到場的車主都找到了歸屬感和榮譽感,也更加堅定自己當初的選擇,他們未來的現身說法會比任何經驗豐富的銷售人員都更有影響力。
以夢為馬,敢夢敢實現
當然,主辦方關心的不僅是粉絲個體的體驗,還要把大家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此,“夢想大秀場”應運而生。在這里,不僅有明星車主達達樂隊的激情獻唱,還有多位硬核車主代表輪番登臺,為大家分享他們與廣汽本田的故事。
他們中有才華橫溢的“車主樂隊”Vocal擔當啊鑫,他同時也是全國Beatbox圈的領路人;有在少年時代就對雅閣一見鐘情的廣汽Acura車主羅曉光;還有開著廣汽本田鋒范拿下三個圈速賽年度總冠軍的金融行業高管葉國華,他們的分享也贏得了場下很多人的共鳴。
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資深車迷小Z的登場,雖然他只有13歲,卻已經懷揣汽車改裝夢想多年。為了實現小Z的夢想,主辦方邀請兩位資深汽車改裝專家擔任夢想助力人,為小Z量身定制了兩款夢想座駕,引得臺下一眾粉絲連聲叫好。
“我深信,800萬廣汽本田車主和粉絲凝聚的力量,必將碰撞出激情的火花,照亮每個人夢想的道路!”夢想主理人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鄭衡現場表示:“每一位車主和粉絲都是主角,每一個夢想都應該被珍重,廣汽本田將不辜負各位車主朋友和粉絲的期待,成為能陪伴大家一輩子的品牌。有了車主和粉絲的熱愛與支持,相信廣汽本田的前行之路必將更有力量!”
功夫在“場外”
自成立22年以來,廣汽本田始終以“夢想同行者”的身份陪伴用戶,至今已讓近800萬車主和粉絲實現了自己的用車夢想,而所有車主和粉絲也成為廣汽本田星火征途的見證者。
2016年,廣汽本田發布了“讓夢走得更遠”的企業品牌口號,在產品、技術、營銷、服務上持續創新,不斷拉近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距離,與用戶建立了更緊密的連接。
在產品陣容方面,,廣汽本田產品陣型全面覆蓋A0級、A級、B級轎車、SUV、MPV以及豪華品牌;在技術方面,廣汽本田目前已形成完備的動力矩陣,其中包括自然吸氣、SPORT TURBO、SPORT HYBRID、SPORT EV四大陣營;在產品制造方面,廣汽本田不僅擁有行業領先的智能化設備和工藝技術,更堅持將高于行業標準的生產工藝貫徹到每道工序中。
據2020年J.D.Power IQS調研結果顯示,廣汽本田獲得主流車市場第一名,其中雅閣(ACCORD)蟬聯中型高端轎車第一名,冠道(AVANCIER)榮膺大型SUV細分市場的第一名,充分驗證其高品質的產品實力。
在營銷方面,廣汽本田前瞻洞察新世代用戶的消費理念變化,加速數字化營銷布局,今年多個新車發布會采用“短平快”的節奏與有趣的互動形式,贏得了外界一致好評。在服務層面,廣汽本田于上世紀90年代行業內首創4S特約銷售服務模式,為國內消費者帶來世界級水平的汽車產品和服務。
不管從哪個層面來說,2020廣汽本田躁夢節都是一場成功的品牌文化盛會,它也成為廣汽本田與車主和粉絲構建的良好“共創”關系最直接的體現。
總結:互聯網時代,車企跟消費者之間不再是“一錘子買賣”,每一位現有用戶都像是一座可以深度挖掘的金礦,廣汽本田顯然已經深諳此道,不僅要把用戶變成粉絲,達成品牌忠誠,還要讓車主和粉絲的需求成為企業發展的源動力,這種事半功倍的舉措值得所有車企借鑒。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