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車市在“慘淡”中收場,除了極少數保持增長的強勢車企外,大多數面臨著銷量下滑的境地,不少車企甚至把銷售公司管理層換了個遍。而對于2019年,業內人士則預言:“殺傷程度”會大于2018年。
大氣候如此,小環境也不例外。春節假期,筆者在豫北農村老家呆著的半月時間里,再次感觸到了慘淡的氣息,基層市場的汽車購買力正被越來越高的房價、以及持續升高的生活壓力所吞噬,多種因素并存,堪稱絞殺!

1
最近幾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交通、通訊網絡的便捷,城鄉之間的融合速度在加快,筆者所處的這座四線小城甚至開啟了造城運動。
駕車駛出收費站,明晃晃的雙向五車道,中間用的是黃金欄桿,遠處即是交付的或者正在施工的小區,還有越來越多的商業綜合體拔地而起。如果不是導航傳出來的路況提示聲音,恍惚間,竟以為還呆在鄭州沒出去。

不得不說,經過這幾年的飛速發展,廣大的三四五線城市變得日新月異,在硬件設施上持續縮小了與一二線城市的距離。毫不客氣的講,除了醫療、教育等稀缺資源外,現在的三四五線城市變得越來越魅力十足。
然,與之相匹配的配套產業卻屈指可數,老鄉們不得不面對水漲船高的居住和生活成本,壓力一點也不比省會城市低。用隔壁鄰居的話說,“縣城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多,但是現在的錢越來越難賺了,僅有的剩余還得想著怎么攢起來買樓房,要不然娶媳婦兒都成問題,看看咱們縣城的房價,已經飆到了7000+,聽說明年還要漲,至于換車,還是省省吧,現在至少還能開。”

話糙理不糙,這也是讓筆者在文章開頭發出感嘆的原因,雖說農村過年堵車早已不是稀罕事兒,汽車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但是絕大多數人仍然開著上了年紀的車,里程數10萬公里以上的大有人在。毋庸置疑,老鄉們手中的購買力正在被持續“泡沫化”。

仔細思考的話,這正是2018車市不景氣的重要原因之一,至少對于依賴三四五線市場的中國品牌而言,這一重點市場出了問題,后果可想有多么的不容樂觀。
2
和不怎么愿意花錢購買新車的農村老鄉相比,縣城周圍的4S店也嘗盡了2018年人生中的各種“酸甜苦辣”。
“我們是鄭州店的二網,雖然建店和經營成本小了不少,但是現在縣城的消費能力上不來,銷量十分的低迷。再加上縣域4S店的價格不具備競爭力,許多消費者都愿意直接去鄭州買車了。以前到年終時,還能發個獎金什么的樂呵一下,現在上個月的工資還沒發......” 在汽車情報新媒體的實地走訪中,某品牌展廳經理無奈的道出肺腑之言。

有意思的是,和諸多4S店面臨關門危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恒大、碧桂園等房地產開發商售樓部的紅紅火火,即便已是大年三十,前來咨詢買房的人群依然絡繹不絕。據悉,這其中,就有不少置業顧問是從4S店銷售顧問轉化而來,如此細節,似乎更能說明問題。

誠然,現在的汽車消費十分透明,再加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縣城的4S店在價格上往往沒有優勢,要比省會和一線城市貴上不少,一些豪華品牌甚至有幾萬塊錢的差距。也正因此,現在的不少農村消費者更愿意到省會和一線城市買車,如此一來,對于縣域二網來講可謂打擊不小。
的確,受限于整體大環境的不景氣,在北上廣一線城市,省會鄭州的4S店依然“吃不飽”的情況下,作為“食物鏈”中的最弱一環,縣城的二網自然沒有懸念的“餓肚子”。更何況4S店本身就是重資產運作模式,以目前縣域市場的消費情況而言,危險系數只高不低。
3
然,濃密的黑夜,總是伴隨著黎明的即將來臨。
在車市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國家發改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一劑“救市”猛藥令低迷的車市得以提振。
仔細來看,《實施方案》中提出了六個方面24項具體措施,涉及汽車消費、家電消費、農村消費、5G商用等多個領域。其中,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尤為引人關注,對于廣大車企來講,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據業內專家預計,五線以下市場的汽車銷量約占全國25%-30%,年銷量約700萬,農村購車補貼有望刺激需求增加10%(類比 2016-2018 購置稅政策),拉動2019年乘用車銷量增長2.7個百分點。如果農村汽車消費刺激出臺,估算乘用車銷量增速將由2018年2.6%升至2019年4.7%。
誠然,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對于經歷了史上最慘年份的諸多車企來講,是時候苦練內功,提升自己的產品實力,造出讓老百姓買得起、用的爽的精品好車了。
結語:也許你正在經歷低谷,也許你還從未經歷過低谷,但你始終要相信,挫折只是為你飛翔加固的一條保險帶,現在的失敗或許并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而是因為風還沒有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什么都不要想,只顧夯實自己,等風來,一切都會好起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