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2020開局時刻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只突然從天而降的“黑天鵝”,對各行各業帶來了沉重的沖擊。作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汽車行業也遭受了巨大影響。
誠然,沒有幾個人喜歡“黑天鵝”。但既然“黑天鵝”已經來了,車企應該如何面對,如何在危機中找到突破點?自2月1日起,已有15位車企高管先后參與汽車情報新媒體的系列訪談報道,大家紛紛就“疫時代”中國車市的發展各抒己見,很多獨到的觀點令人醍醐灌頂。今天,讓我們聽聽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書記柳長慶怎么說。

短期不利,大勢仍好
談到疫情對車市的影響,首先要根據疫情發展的態勢來評估。
根據目前情況來看,疫情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下行壓力,短期內肯定會對汽車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不會發生變化,長遠來看汽車消費只是延后,并非消失。所以,我們認為疫情不會影響中國汽車產業、汽車市場的長遠發展。
更重要的是,不管發生怎樣的突發事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是長期持續且不可更改的,甚至經過本次疫情,這種向往和追求將會變得更加直接和迫切,擁車生活帶來的美好體驗,無疑是這種向往和追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所以,更好的汽車產品,更契合消費者需求和體驗的用車服務未來一定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危中有機,抓住機遇
在當前形勢下,中國汽車市場面臨的危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從外部環境看,“新冠肺炎”疫情將會對國民經濟產生一定的沖擊,整體經濟形勢影響到涉及汽車產業鏈的所有參與主體,包括零部件、車企、經銷商等,所以可以肯定地說,疫情在短期內會對中國汽車市場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從產業內部看,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最終還要看車企的產品和營銷如何不斷滿足消費者日益提高的需求,包括中國車企在當前非常時期如何急用戶所需,快速響應用戶的需求。
每一次變革都是創新者的機會。處于產業的深度調整期的中國汽車產業也迎來了換道超車的良機,比如物聯網技術在汽車產品上的快速應用,消費者低碳出行的需求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全場景、全流程數字化讓營銷直達用戶心靈。
全面發力,有效自救
面對疫情帶來的突發困難,中國車企想要實現有效自救,其實大道至簡,在我看來,唯有“一切圍繞客戶為中心+創新創新再創新”。
站在經銷商的角度看,車企要和其保持密切溝通,適度調整考評要求,為經銷商協調處理融資需求,保證經銷商近、遠期的收益最大化。當然,還要全面賦能經銷商,指導、協助其在線上開展營銷工作。
對于消費者來說,鑒于當下疫情的嚴峻形勢,車企可采取線上售賣的方式,引導消費者通過VR看車、網絡平臺直播等形式看到車,了解到車。并且嘗試送車上門的方式,讓消費者盡可能的少出門,不出門。
當然,車企還需要策劃一系列新穎的互動內容,來不斷傳播產品信息與企業理念,提升與客戶互動的頻次;打造多場景的服務體驗、搭建樂享的車友社群、營造溫馨的互動氛圍三方面為支撐,強化用戶與品牌的情感鏈接實現共鳴;通過等級及權益刺激新客戶向會員及粉絲轉變,提升用戶的歸屬感和忠誠度,與用戶交朋友。
編后:2019年已經是中國汽車市場連續銷量下滑的第二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今年的中國汽車市場無疑會更加嚴峻。不過,有道是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從柳總所帶領的一汽奔騰為代表的廣大車企身上,能夠看到其當下正在沉著應對,有條不紊的展開自救行動。正是基于這樣的勠力同心,相信這只“黑天鵝”很快會飛走,中國車市的春暖花開之日會很快到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