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時間的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多位頭部自主車企一把手現場發表精彩發言,成為互聯網上熱議的焦點,被諸多業內人士稱贊連連。
其中,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的發言讓人印象深刻,他提到這樣卷下去不是辦法,中國車企應該有長期主義戰略,沒有利潤的卷讓企業無法生存,建議純電新能源市占率達到50%后要研究下同權。
曾慶洪董事長的發言,一度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觀點不一的爭議,有網友說他這是在害怕競爭,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競爭,沒有競爭企業就不會讓利于民,為什么要逆潮流。
更有甚者將廣汽旗下兩大合資車企——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的銷量下滑說事兒,表示自主品牌的崛起給合資車企帶來了無限的壓力,它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躺著賺錢了,如今感到生存壓力了才站出來抨擊。
需要指出的是,曾慶洪董事長在發言中也提到了廣汽不是害怕價格戰,而是對無序的競爭表示呼吁,但需要指出的是這部分網友似乎并不買賬。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對于曾慶洪董事長的發言表示支持,他們認為這是難得的人間清醒,而當下車企的殘酷競爭現狀,確實是超出了你我的想象。
就拿現在發生在車圈的裁員來說吧,目前被媒體披露的車企就有特斯拉、大眾、廣汽本田、理想、Stellantis集團等等。當然,這只是媒體披露的,那些背后裁員的或許還有很多。
眾所周知,新能源車企中能夠實現盈利的只有三家,分別是比亞迪、特斯拉和理想,而特斯拉和理想已經被迫裁員,只剩下了一家比亞迪?梢姮F在的市場狀況有多奇怪,明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都一度突破50%了,但大家都陷入了巨幅虧損的境地,不得不說這樣的市場不健康。
或許有人會說,中國的企業家主動讓利給消費者,為什么會這么難?這個問題問得好,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案例,我家樓下有個生鮮蔬菜店,它的模式是晚上八點之后打折賣菜,時間越晚折扣越高。
就因為這種銷售模式的出現,讓原本的市場徹底亂了套,大家都在等著晚上九點鐘過后去買便宜的打折菜,導致其他正常售賣的店菜品滯銷,只能被迫關門。而停了幾天后,這家店的模式也難以持續下去,最終關門大吉了。如今我們想要買菜,只能跑二里地去別的地方買,大大增加了時間成本。
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他們并不懂什么經濟學,只知道車價大幅下降,甚至白送自己一臺有什么不好?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會伴隨著生產下降,市場萎縮,以及失業增加、收入下降,經濟增長乏力。
更為重要的是,這會造成一個你我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況,那就是企業和個人都會減少投資和消費,從而導致需求進一步減少,這個劇情眼下是不是很熟悉?看到這,相信你是不是對眼下正在車市發生的事情,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判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