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對于各大汽車品牌來講,無疑是豐收季。因為短短7天時間,它們就賣出去了差不多一個月的量!
比如網紅品牌鴻蒙智行,官方賬號宣布國慶假期期間全系車型累計大定突破28600臺,其中智界R7的大定就突破了9600臺。
就連零跑這樣的二線新勢力都賣爆了。這不,零跑汽車CEO朱江明在社交媒體表示,假期七天零跑大定一萬七千臺。
不只是新勢力,傳統車企也是戰力十足。就好比豁出去了的別克,限時一口價16.99萬元起的全新一代別克昂科威Plus,居然7天訂單突破7000臺,同比增長超過300%。
還有它的同門“大哥”凱迪拉克全新XT5,一款豪華中型SUV,居然整了個限時一口價26.59萬元起,結果就是7天大定突破2000臺,直接把奔馳寶馬和奧迪看傻眼了。
看到這不少網友的好奇心來了,怎么突然之間車變得這么好賣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那就是沒有賣不出去的車,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只要價格給到位,銷量必然應聲看漲。
看到這,對于有些準備在第四季度買車的小伙伴卻慌了神,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汽車品牌以價換量的目的達到之后,就會縮小優惠速度,到時候自己再買車豈不是就占不到便宜了?
對于這個問題,筆者想告訴你的是,基本上屬于多慮了,因為就庫存預警指數這項數據來看,想要在短時間內結束這種以價換量的狀態,根本不可能。
來看近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可以發現2024年9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4%。
從圖表來看,相比今年2月份的64.1%以及6月份的62.3%,9月份的54%的確是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那就是庫存預警榮枯線是50%,換言之9月份庫存預警指數依然在榮枯線之上。
或許有些小伙伴不明白這意味著什么,這么說吧,超過50%榮枯線意味著庫存預警指數偏高,這反應出市場的需求越低,庫存壓力越大,經營壓力和風險越大。
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4S店里面堆了不少庫存車,正在等待你購買。熟悉4S店運作的都知道,相較于水電、員工工資等運營成本,4S店支付給金融機構的利息才是最大的開支。
最理想的狀態是4S店通過金融機構從主機廠手里批發到車輛,然后以很快的速度賣給消費者,類似于玩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只要傳遞的速度夠快,4S店就能賺的盆滿缽滿,但如果傳遞速度慢下來,也就是庫存時間一長,老板就眉頭緊鎖了。
這也是這兩年各大4S店割肉式賣車的原因所在,而照目前的庫存系數來看,這樣的態勢基本上將繼續下去,對于那些準備年底買車的小伙伴來說,或許是一個不錯的上車機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