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資訊爆炸的年代中,“名人效應”在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就拿汽車領域來說,特斯拉CEO馬斯克、蔚來董事長李斌等人,就依靠自身流量帶動產品曝光,將“產品”和“自己”做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
同樣的,作為國產造車新勢力之一,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是汽車圈中的紅人。昨天(6月30日),何小鵬在自己社交賬號上轉發了一位小鵬G3車主的用車感受,就引起網友熱議。圖片顯示,因為小鵬G3自帶車道偏離預警系統,“治”好了車主轉向不打轉向燈的壞毛病,受到車主好評的同時,也被何小鵬點贊。
正如何小鵬評價說:“開了智能汽車后,再也回不去原來的時代了”,言語中滿滿是對自家產品的驕傲。然而,在評論區中,不少網友對于何小鵬的做法和語言產生異議,他們認為何小鵬過分高估了“車道偏離系統”的智能性,留言中盡顯調侃。有些人可能也想問:小鵬被“黑”得冤不冤呢?
新瓶舊酒,表述或有失偏頗
從小鵬G3車主在網上發布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來:在這位車主眼中,“轉向前不打轉向燈就會有報警聲”是一個非常“高端”的設計,也是小鵬汽車身為一款互聯網智能汽車高端的地方。但是,如果稍微懂車的人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這不過是“新瓶裝舊酒”罷了。
類似于“安全帶未系提醒”功能一樣,只要是配備有“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的車輛,一旦車子變道、轉向前沒有打轉向燈的話,車子就會有警報聲提醒。起初,這個功能是為了提醒車主,防止車子在高速行駛時跑偏,現在被這位小鵬G3車主一發表,反而顯得高大上了起來。
不過,這個功能并不是小鵬汽車的專屬,甚至可以說不是互聯網純電動車的專屬。早在20世紀末,各大車企都紛紛開始研究這一系統,現如今,在吉利博瑞GE、廣汽傳祺GA6等車型上都配備了這一功能,因此基本上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
不可否認的是,小鵬G3不到16萬的起售價,富有科技感的配置以及智能系統確實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具一定的性價比。但是,“車道偏離系統”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而且應用廣泛的配置,將它作為“智能汽車”的宣傳賣點,確實有失偏頗。
夸大其詞,安全乃立身之本
一直以來,國人對于純電動車還是有著不少的偏見,其中“缺乏安全性”就是其中之一。在不少車主眼中,純電動汽車的“引擎蓋”內沒有發動機,因此在發生追尾、撞擊的時候,車頭部位就會少了強有力的吸能區,這也將大大降低純電動汽車的安全性。這可能也是眾多造車新勢力在不斷強調自身安全性的原因。
但是,對于小鵬汽車而言,它過分強調“車道偏離輔助系統”反而有些弄巧成拙。一方面,小鵬G3作為一款15萬起售的國產車,僅選擇在中高配車型上配備這一系統,而其售價和定位本身就迫使它應該采用更豐富的安全配置,所以這一點沒有必要拿來說。
其次,“安全”是一款車的立足之本,而車子的“安全性”更是一家車企的根基。小鵬G3配備有“車道偏離系統”理所應當,而通過社交平臺來宣傳這一配置就顯得夸大其詞了,因此,這一點也沒有必要說。難怪網友會說: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們相信,車企肯定希望為消費者創造更加安全的車型,但是限于成本、產品設計等方面的因素,很多車型沒法將安全配置做到100%配全。不過,安全不是用來給產品炫耀的砝碼,只有車企對安全有著不斷精進、永不滿足的心態,車主才能夠享受到更加放心的用車體驗。
駕駛陋習,車主應引以為戒
此外,除了何小鵬大力宣揚小鵬G3的“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受到不少非議外,這位小鵬G3車主的言論和做法也是受到了不少網友的爭論。
眾所周知,“變道提前打轉向燈”是所有準司機在駕校學車時就了解的事情,但是在實際開車的過程中,很多老司機都做不到這一要求,實際開車時僅僅依靠雙眼目測車距,距離夠了直接變道。殊不知,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后塵躲避不及時,最終造成事故。
所以,當這位小鵬G3的車主將“被迫養成正確駕駛習慣”歸結于小鵬汽車的功勞時,很多網友才會“譴責”這位車主的做法。安全駕駛本來就是一位司機應該做到的事,而這位車主沒有意識到自己之前開車的錯誤,而且還將其作為自己的談資,可見其安全意識確實是非常淡薄。
因此,這位小鵬G3車主的經驗分享,也應當使我們引以為戒。不管車子是否帶有“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車主都應該保持正確的駕駛方式,注意安全,繃緊“安全駕駛”的弦,這比任何安全系統都更加有用。
結語:近些日子,上海 “垃圾分類”的話題被討論得異常火熱。曾經人們覺得只要把垃圾丟進垃圾箱中就是正確的,但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給我們“扔垃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樣的,無論是作為車企還好,車主也罷,都應該保持著對于行駛安全的不斷追求。只有車企埋頭研究實用的安全系統,車主規范自身行為安全駕駛,才能夠共同筑建安全的道路環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