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雙十一全國人均花1000元”的話題成功登上熱搜。據央行發布數據顯示,“雙十一”當天,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7.79億筆,金額14820.70億元,相當于全國人民每人下單超過一筆,人均下單超過1000元。
不得不說,眾多網友在一邊后悔“剁手”購物,一邊瘋狂“買買買”的同時,再一次展現出了驚人的購買能力,尤其是對于手機、羽絨服、面部護理套裝等商品而言,更是受到幾乎全國各地買家的青睞。
無獨有偶,汽車行業同樣也有著自己的“雙十一”。在每年的9月份、10月份中,各汽車品牌都會不約而同地力推新車、大幅讓利,所展現出的誠意絲毫不輸網上賣家。因此,稱“金九銀十”為汽車行業的“銷量狂歡節”,絲毫不過分。
那么,隨著十月份銷量的新鮮出爐,各品牌的市場表現到底如何呢?無疑,這份數據對于車主買車有著指導作用,對于評估各品牌的發展趨勢更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在如今這個車市寒冬中,更令人有了一絲的期許。在看過各個細分市場的銷量表現后,相信大家就會心中有數了。
品牌銷量,自主進步明顯
毋庸置疑,在車市寒流的余波之下,車市整體的表現依舊不佳,即使10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到184.3萬輛,較同期仍有著5.7%的下滑。但是,如果細分到各個廠商銷量表現的話,還是能夠看出自主品牌所展現出的強大競爭力。
作為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以及長安汽車依舊穩居廠商榜單前十名,各自均有著不錯的銷量表現。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吉利汽車10月份銷量為12.7萬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占據了6.9%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與上汽通用持平的水平,可見吉利汽車優化產品布局、提升品牌形象的策略使其穩扎穩打,擁有強勁的發展潛力。此外,長城汽車月銷9.6萬輛,同比增長2.3%,長安汽車月銷7.2萬輛,環比增長41.3%的成績,即使相較于日系品牌仍能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對于盡快完成年銷目標也提供了巨大助力。
當然,說起10月份廠商中的“黑馬”,奇瑞汽車的表現可謂是獨樹一幟。得益于全新一代瑞虎8、艾瑞澤系列的強勢發力,奇瑞汽車10月份的銷量達到5.1萬輛,同比增長20.0%,不僅再次棲身于銷量排行榜前15名的位置,同時也展現出自主品牌的強大后勁,表現絕對稱得上是可圈可點。
可見,就10月份車市整體表現而言,自主品牌無論是從銷量增幅還是市占率方面來看,都有著一定的提升,這種表現無論是對于車企還是車主而言,都像是一劑“強心劑”,使人對自主品牌的未來走向充滿希望。
熱門車市,爆款漲勢喜人
當然,銷量的提升離不開具體的車型,拋開品牌僅從單款車型銷量來看,國產車在細分市場上的表現依舊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最亮眼的當屬SUV和MPV市場了。
就SUV市場而言,“領域霸主”哈弗H6在10月份的銷量再次突破4萬輛,與去年同期持平的同時,更是遠超第二名1.5萬輛,實現連續77個月位居細分市場榜首。由此也能夠看出來,在長城科技驅動、不斷創新的過程中,哈弗H6再次換發巨大榮光,即使車市低迷,依舊能夠獲得傲人的成績。
此外,長安CS75的強勢崛起,更是將“SUV排行榜亞軍”的稱號攔在懷中,其2.5萬輛的成績雖說與哈弗H6還有著一定差距,卻也遠遠領先于探岳、途觀,一時風光無二。而之所以能夠有此表現,一方面是因為合資車型漲勢疲軟,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長安CS75PLUS的強勢助力,無疑給選擇自主品牌的車主以極大的信心。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國產車除了包攬SUV市場冠亞軍以外,暢銷車型博越、榮威RX5的銷量也達到近2萬輛,紛紛擠進排行榜前10名;寶駿510、比亞迪宋、哈弗F7所取得的1.5萬輛左右的成績,使得國產車在SUV排行榜前15名中占據8個席位,可見國人對于自主SUV品質的肯定與信賴。
當然,除了SUV市場以外,自主品牌在MPV市場的表現依舊非常強勢。同樣以乘聯會數據來看,除了五菱宏光依舊穩坐MPV市場銷量榜首以外,寶駿730、比亞迪宋MAX以及東風風行更是以月銷超5000臺的成績棲身細分排行榜前五,組成強有力的“自主戰隊”,擁有這一行業強有力的話語權。
此外,傳祺GM6、吉利嘉際以及大通G系列作為消費升級的產物,均得以進入排行榜前15名,從而得以進一步搶占MPV市場。不得不說,就MPV市場而言,自主品牌更懂得國人的用車喜好以及實際需要,因此綜合產品實力要略勝于合資車型,這也是國產車能在這一領域穩步前行的有力保證。
美中不足,仍需繼續努力
不可否認,自主品牌近些年獲得了不錯成績,這種提升不僅僅展現在銷量方面,更多的是體現在產品品質、市場口碑等方面。但是,同樣需要承認的是,自主品牌仍有一些短板尚需補足,比如就轎車領域和整個行業而言,就顯得不盡如人意。
眾所周知,轎車市場一直都是自主品牌的短板,尤其是在朗逸、軒逸、卡羅拉等車型已經建立起既有優勢的情況下,更是成為很難突破銷量壁壘,因此,除了吉利帝豪、榮威i5可與之一搏以外,自主品牌缺乏極具競爭力的車型,因此仍需要繼續努力。
此外,除了部分頭部車企外,大多數自主品牌仍面臨著技術瓶頸、增長乏力等情況,與合資品牌的整體表現,尤其是穩定的日系品牌相比,依舊有著一定的差距。所以,當車市進入到“優勝劣汰”的下半場后,是否能夠保持健康增長的態勢,依然成為大多數自主品牌需要面臨的問題。
總結來說,自主品牌如今的表現可以說是局部有優勢,但整體仍需繼續努力。慶幸的是,國人對于自主品牌的好感度有著明顯的上升,很多人在買車過程中也不再僅僅關注品牌,而是更多地考慮車型的綜合實力。所以,只要能夠深化內功、提升競爭力,相信自主品牌的未來也會是一片坦途。
結語:“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不在于瞬間的爆發,而在于途中不斷地堅持”,同樣,對于車企的發展而言,則更像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雖說自主品牌在前期的發展比較緩慢,但是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持續發力,一定有望成為行業的領跑者。自主品牌未來的走向如何,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