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AI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等新興科技的發(fā)展,汽車行業(yè)掀起了智能化變革的浪潮,再加上過去幾年補貼政策的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大跨步前進,從2015年的36萬臺一躍增長到2020年的近200萬臺體量。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投產,可謂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全新轉折點。特斯拉的到來,猶如火藥桶一樣,引爆了新能源車市的熊熊烈火。尤其是Model 3,更以優(yōu)異的銷售業(yè)績成功地吸引了眾多車市大鱷的眼球,大眾ID·4、奧迪e-tron、奔馳EQC以及寶馬iX3等一眾豪華車型紛紛殺入,意欲瓜分屬于自己的一杯羹。
然而,正在巨頭們在忙著“圍剿”Model 3的當口,特斯拉卻道高一丈,推出了更具競爭實力的Model Y。據(jù)媒體報道,國產版的特斯拉Model Y量產車近日出現(xiàn)在上海Giga工廠的測試區(qū)。這意味著,特斯拉正急切拉大與競品之間的差距。
不過,中國車市早已不是一家稱霸和外資壟斷的時代了。經過30多年的追趕,以吉利汽車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已具備了與外資品牌同臺競技的實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已將外資品牌車型甩在了身后。例如,被民眾寄予厚望的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近期就開啟了動態(tài)測試。
從一系列的測試結果來看,ZERO concept量產車的性能等各項指標已完全超越Model 3,或將成為Model Y最直接的競爭對手。
入局新能源,領克正當時
或許有人會說,領克在這個時間點推出首款新能源車型ZERO concept,和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新勢力的先入為主相比,明顯時間上慢了小半拍,實際上貽誤了不少戰(zhàn)機。
其實,這樣的觀點只看見了樹木,沒有看見森林,如果站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的制高點來思考問題的話,反倒會認為領克ZERO concept來的不早也不晚,其實是剛剛好。
通俗來看,盡管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做到了200萬臺左右的體量,但和燃油乘用車的2000萬臺體量相比,差距還是十分明顯,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只走了十分之一的路程,相當于馬拉松長跑的熱身階段,還有海量的市場等待被挖掘,真正的競爭其實才剛剛拉開帷幕。
不要忘了,新能源發(fā)展到200萬臺這個節(jié)點,很大一部分靠的其實是補貼拉動,當中充斥著很多泡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政策催化。而到了2020年,在補貼全面取消之后,才來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市場推動階段,誰的車子產品力好,誰就能讓消費者買單,就這么簡單的道理。
所以,這也是國產特斯拉Model3能夠在短時間成為行業(yè)寡頭的重要原因。論直觀產品力,國內的這些造車新勢力,如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或許在智能化生態(tài)和順應市場發(fā)展的新能源動力系統(tǒng)上有優(yōu)勢,但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他們在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商業(yè)化推進以及基礎的造車功底上還有待加強,導致其頭部車型只能沖到四千多臺的月銷量,這已經是其銷量天花板,想要再向前進一步,就有點力不從心了,難以打破Model3的壟斷局面。
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他們的內心其實是彷徨的,表現(xiàn)在他們除了國產特斯拉Model3以及上面說到的國內造車新勢力的車型外,可供選擇的范圍少之又少。
用一位電動車愛好者的話說,他雖然對新能源汽車很感興趣,但之所以現(xiàn)在不打算購買,是因為市場上找了個遍,沒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喜愛的類型。一方面,國內造車新勢力的車型雖然還算吸睛,但造車功底差、安全事件頻出還是讓自己舉棋不定。這位網(wǎng)友表示,自己十分其實期待破局者的出現(xiàn)。
毋庸置疑,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的出現(xiàn),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要知道,作為“生而全球,開放互聯(lián)”的全球新高端品牌,領克具有新勢力造車的一系列優(yōu)點,諸如生態(tài)、智能、科技等方方面面。與此同時,從01到06,再到前段時間剛上市的全球版領克01,領克的造車功底已經得到了市場的驗證,累計收獲的30多萬用戶就是品質的最好背書。
因此,領克ZERO concept的到來,是拋向新能源寡頭時代的一枚深水炸彈,對翹盼已久的消費者來說,總算是等到這一天了。
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不是鬧著玩的
領克ZERO concept究竟能不能挑得起這樣的重任,說到底還得看其產品實力,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恰好,前段時間,在有著“亞洲第一汽車測試場”之稱的中汽中心鹽城汽車試驗場,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開啟了動態(tài)測試,從實打實的表現(xiàn)來看,領克ZERO concept堪稱驚艷。
先來看麋鹿測試。眾所周知,該測試是對車輛底盤、懸架、重心、輪胎以及電子輔助系統(tǒng)等方面的綜合性能考驗,就以往不少車型的測試結果來看,在由40-80km/h逐步提升車速的測試過程中,車輛側滑、失控、甚至翻車的情況屢見不鮮。因此,拿下好成績確實需要有硬功夫。
對于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來說,其在測試中展現(xiàn)出極為精準的轉向,整個過程車輛的指向性、循跡性能表現(xiàn)優(yōu)異,通過該項測試的最高時速大于80km/h。要知道,根據(jù)瑞典專業(yè)機構Tekniken Svarld近20年數(shù)百款車的數(shù)據(jù),測試成績在70-79km/h可稱其為良好,超過80km/h的堪稱優(yōu)秀。
更進一步來看,由于麋鹿測試考驗的是車輛多個系統(tǒng)的綜合性能,因此,提高麋鹿測試成績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需要車企在車輛研發(fā)時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投入。換言之,這是一個水滴石穿的過程,遠非資本和金錢就能買來這么簡單,代表著車企的硬核實力。
再來看展現(xiàn)綜合駕駛性能的賽道測試,主要考驗車輛的加速/制動性能以及轉向/底盤的操穩(wěn)性能。在這輪測試中,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的百公里加速時間跑進了4秒內,并且車子在賽道各類高速/低速彎角的極限姿態(tài)與通過速度也堪稱優(yōu)秀,這充分說明了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的電機性能以及懸架剛度、轉向齒比等技術細節(jié),已達到了高性能車的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取得這樣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媒體KOL其實并不意外,因為孵化領克ZERO concept的母體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使得其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沒錯,得益于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領克ZERO concept有著50:50 重量分配,以電池為中心,采用專屬的高性能純電底盤,不僅重心低,還可實現(xiàn) 50:50 的前后配重平衡,這些都為駕駛樂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在領克官方看來,參與測試的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還不能稱得上完美,他們會結合這次測試,進一步提升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在過彎時的操控性能和速度極限,相信2021年上市的領克ZERO concept,會呈現(xiàn)其最完美的一面。
【結語】綜上所述,就新能源汽車大環(huán)境來看,領克ZERO concept的到來可謂恰逢其時。而從其首次動態(tài)測試結果來看,這款車的確是實力不凡。用那句老話說,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皆具備。它的成功,或許只需要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