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二線合資”的馬自達品牌,在國內車市始終是“特立獨行”般的存在。雖說從銷量層面來看,馬自達旗下產品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除馬自達3昂克賽拉月銷偶爾破萬外,阿特茲、CX-5、CX-4等產品的單月銷量很難突破5000臺;但從品牌層面來看,馬自達車型的操控性能被車主津津樂道,甚至還被年輕用戶冠上了“情懷光環”。
“馬自達不會一味追求規模”,無論是從高管發言,還是實際做法來看,馬自達品牌始終堅持的“價值營銷”,無不暗示著自己窺覦“豪華市場”的決心。近日,馬自達英國地區的負責人Jeremy Thomson再次表示:“馬自達的目標是成為一家真正的豪華品牌車企”,并且不同于德國高端品牌(或指BBA),而是將替代主流豪華汽車品牌。其轉型豪華品牌的目的已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那么,馬自達有何底氣轉型為“豪華品牌”,而它的轉型之路又是否能夠成功呢?事實上,在分析馬自達最近兩年的表現后,一切問題或許都能找到答案了。
在2020年年初,馬自達迎來了自己“誕辰一百周年”的生日,這不僅是見證歷史的里程碑,更是開啟未來的新起點。時隔不久,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馬自達表示在未來兩年內將不會發布新車型,進而集中精力研發直列六缸發動機和大型后驅平臺,而這一動作也被視作“積累與豪華品牌競爭的砝碼”。
到了去年年末,隨著基于全新后驅平臺打造、搭載直列六缸發動機并擁有插電混動系統的車型CX-60諜照曝光,在消費者期待其駕駛感受的同時,也宣告著馬自達“復出之路”的開始。不過,僅憑借著“直列六缸+后驅”,馬自達便能夠棲身豪華市場嗎?顯然沒有那么容易。
客觀來說,“豪華”的本質在于極致的體驗,而除了動力層面的表現外,乘坐的舒適性、配置的多樣性,均有可能影響到乘用體驗,這是豪華品牌具有較高溢價能力的底氣所在,更是數十年精雕細琢、不斷與用戶磨合的結果。馬自達想要用“兩年閉關”來挑戰其他品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顯然很難成功。
其次,雖說傳統豪華品牌確實不乏中低端產品,但其大部分車型售價仍集中在30萬元以上,這樣的產品結構在無形中拔高了品牌形象。然而,馬自達在短期內很難切割掉10-20萬級的家用產品,再加上車內異響、中控屏開裂等問題給不少馬自達車主留下了糟糕的印象,此時想要盲目追求“高端”,多少有些癡人說夢。這也難怪網友直呼:想漲價就直說。
結語:在眾多日系品牌中,唯一成功且與豪華沾邊的品牌當屬雷克薩斯;但雷克薩斯的成功,離不開豐田汽車的強勢助力,也離不開逐步成熟的差異化風格的建立。因此,馬自達想要在現有基礎上實現“轉型豪華”,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品牌形象層面上來看都有難度,至于劇本最終是朝著“搞笑劇”還是“勵志劇”發展,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