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你第一眼就看到的世界
是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
它也是孕育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地方
是我們獨特的精神家園
然而,在飛速向前的城鎮化進程中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家鄉,涌入城市
望不見山水故土的鄉愁何以寄托?
如何傳承鄉土山野的文化沉淀?
這是現代化進程中不能回避的問題
2017年,東南汽車發起了一場尋覓山水鄉愁的大型文化探尋行走類活動——“那方水土探美中國”。
三個月的時間里,車隊從浙江起航,南至廣東,北至吉林,伴隨一路的鄉野清風,東南DX7和DX3帶領大家一同回歸鄉土,重新走進那生我育我的家園故地,在青山綠水間探尋不同的人文風貌,體驗最原始的民俗雅趣,回味久違的鄉音、鄉味、鄉情。
在撫慰每一個人心中美麗鄉愁的同時,尋找文明演化的歷史坐標,傳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拾我們的民族文化之根,助力中國文化復興夢早日實現。
一場旅行喚起千年歷史背后的文化共鳴
帶著這份令人魂牽夢繞的鄉土情結,東南汽車“那方水土探美中國”并非純粹意義上的風景探尋活動。
在充滿鄉土氣息的山林田野之中,我們陶醉于大自然慷慨饋贈的絕美畫境;游歷于讓人感嘆的人文遺跡間,我們思考的是其中承載著的先人的智慧謀略;在充滿地域風情的民俗節慶中,我們驚奇于各方水土孕育出的絢爛文化;在與手工藝人的對話中,我們感悟到的是文化繁衍背后代代相承的匠心堅持。
在水鄉韻味濃郁的浙江嘉興,煙雨樓臺、石板街橋、白墻青瓦,每一處都在向人們展示江南人對建筑的慧心巧思。在這里憑欄遠眺,聆聽小橋流水,即使閉上眼睛,都能感受到“欲界之仙都”獨有的詩意文化。
來到古都北京,我們走進佛門圣地,接受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交融發展了兩千多年的佛教文化的熏陶,伴悠悠梵樂,與大師對話,安撫心中雜音。
在河北保定,探秘古城新韻,賞雄、奇、險的山岳景觀;徘徊于“小西湖”古蓮花池,感嘆“林泉幽邃,云物蒼然”,挖掘塵封的清朝遺韻。
踏上湖北襄陽的土地,經典武俠小說中的一幕幕便在眼前閃現,為這座古城更添一抹俠氣。我們登高,在仲宣樓上吟詩,為“建安七子”王粲一生郁郁不得志而悲嘆。我們尋訪老河口木版年畫這項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感悟中國匠人的傳承精神。
來到廣東佛山,我們在葉問崇華詠春拳館,身體力行感受中華傳統武術的精妙,也在聽黎婉珍述說獅頭文化的歷史和現狀,為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動。
在吉林查干湖,通過一場妙趣橫生的冬季漁獵,經歷了古老而又原始的漁獵文化歷經千年、代代相傳的傳統。東南汽車作為支持保護漁獵文化的“先行者”,也以實際行動助力漁獵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們走南闖北
讓身處異鄉的愁思在鄉野間找到寄托
拾掇那些曾被我們遺忘的文化記憶
窺察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寶庫之一角
既激發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也讓我們愈發明白身上
振興民族文化的任務之所重
新的一年,我們將去哪里?
“久居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是陶淵明筆下對回歸鄉野最直抒的渴望,“返本歸元”也源自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蝸居于城市中的那具日漸萎靡的軀體,是時候出發鄉野,守望埋藏在那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間的綿綿鄉愁,喚醒內心深處最原始的感動和記憶。
2018年3月,東南汽車“那方水土探美中國”即將再度啟程,在“千年庭院”、“萬里茶道”、“踏波尋河”、“非遺大觀”這四個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形式中,與大家一起沖破城市“樊籠”,尋找屬于我們自己的精神寄托。
千年庭院
中式民居建筑是先民千百年來在生產生活實踐中誕生的智慧結晶,歷經時代變遷依舊飽含驚艷魅力。“千年庭院”將與您走近古民居建筑,感受先祖源于生活而創造的“原創之美”。
萬里茶道
茶葉伴隨著華夏文明演變至今,茶文化早已滲透到國人的方方面面。“萬里茶道”將回溯茶葉貿易發展史,我們將重走茶道,感受中國人不畏艱險、開放融合的精神。
踏波尋河
而長江,這條孕育出整個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路向前奔騰見證過無數歷史巨變瞬間。我們將隨著“踏波尋河”的指引一路尋根溯源,體味中國人始終奔騰不息、堅持自我的民族精神。
非遺大觀
在時光的流逝中,無論世事如何喧囂,始終有那么一批人始終堅守著自己的熱愛、堅守精湛技藝的傳承。“非遺大觀”向匠人致敬,探尋鑄造器物之魂的手藝傳承人,一起去發現璀璨非遺的瑰寶,去感受匠人寧靜而細膩的內心。
3月8日,2018年東南汽車“那方水土探美中國”將在河南省新鄉市郭亮村正式拉開這場文化之旅的序幕。在那段震驚世人的掛壁公路上,在那個世代與石頭為伴的避世村落里,期待東南汽車的文化探尋者們為我們發掘不一樣的精彩故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