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現在新車價格降了這么多,想抄底買一臺燃油中大型SUV,最好是大眾,因為在老家開著有面子。而至于為什么沒有買電車,是因為一年行駛里程就一萬公里,沒有購買的必要。
這是前段時間,一位朋友給筆者發來的購車私信。從其劃定的選車范圍來看,似乎只有途昂、攬巡和攬境這三款車合適,而恰好近日途昂Pro正式上市,價格也是相當的誘惑,一口價26.99萬元起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于是乎新鮮上市的途昂Pro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恰好在途昂Pro正式上市之前,筆者搶先在風景如畫的黃山對其進行了一番試駕,內外煥然一新的它到底值不值得買?看完筆者的試駕報道后,相信你心里會有答案。
靜態體驗,智能化全面升級
在講述試駕經歷之前,有必要問大家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買車似乎都把新能源作為第一順位,途昂Pro這樣的油車真的有競爭力嗎?
其中很關鍵一個點,那就是都說合資油車是諾基亞,但這次途昂Pro用了六塊屏幕,并且把大疆智駕給用上了,實際體驗下來確實和以前的大眾油車有天壤之別。
開啟智駕后常規的跟車、剎車、輕撥轉向桿變道、智能巡航等多個場景,對于途昂Pro來講都沒什么壓力,屬于非常絲滑的操作。相比較有些新勢力非常激進的城市NOA,途昂Pro雖然保守了一些,但在減輕駕駛疲勞這方面,你覺得可以相信它。
值得一提的是,在穿越215國道雅丹地貌時,途昂Pro的智能駕駛系統展現出獨特的地域化適配。比如對橫風導致的車輛偏移補償增加15%,沙塵天氣下毫米波雷達穿透性增強模式,針對駱駝刺等低矮灌木的識別算法優化。以及在連續彎道測試中,其過彎軌跡精度較老款車型提升40%,甚至超越某新勢力搭載Orin-X芯片的車型。
為什么要重點把這些分享出來?目的是想告訴大家,智駕的目的絕對不是炫耀,告訴別人我的車多么炫酷,可以全程離開方向盤讓車自己開,而是安全作為第一準則,進而減緩駕駛疲勞,至少在目前這是第一要務,而途昂Pro無疑是能滿足此需求的車型。
除了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外,途昂Pro作為大七座中大型SUV,此番它的空間升級也是非常明顯,不少參與試駕的媒體甚至覺得它比以空間取勝的理想還要出彩一些。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途昂Pro偷空間的三重黑魔法了。第一是薄壁技術,在保證車身強度前提下,門板厚度減少28mm;第二是滑軌革命,第二排座椅滑動范圍從老款160mm增至220mm,使得第二排的腿部空間進一步的闊綽,以筆者175cm/68kg的個頭,坐在第二排能翹起二郎腿;第三則是地板下沉,通過重新設計排氣布局,第三排腳部下沉45mm,進一步加大了頭部空間。
動態表現,姜還是老的辣
途昂Pro的第五代EA888發動機也是重點升級地方,試駕會前夕也進行了大篇幅的講述,只能說內燃機帶來的駕駛體驗,以及大眾的底盤操控實力,是現在的電車給不了的。
首先要說的是第五代EA888發動機的動力表現,我們這次試駕道路覆蓋了城市快速路、擁擠道路、鄉間小道、盤山公路、高速公路等多種路段,但這臺第五代EA888發動機的表現全程都張弛有度。
直觀表現在在1800rpm即可爆發350N·m峰值扭矩,比上代提前200rpm,而米勒循環+雙噴射系統的組合,在80-120km/h時速區間展現出獨特優勢。
那就是在超車加速時動力儲備綿密線性,無電車突兀的眩暈感,并且高速巡航瞬時油耗低至6.2L/100km(同級油車普遍7.5L+),且變速箱邏輯會主動維持在2000rpm黃金轉速區待命。
用官方的話說,這臺途昂Pro在WLTC工況下的油耗僅8.65L/100km,較2022款下降11%。這意味著其用車成本已接近插混車型(以唐DM-i為例,虧電油耗5.5L/100km,按年行駛2萬公里計算,油費差距約2600元),卻免去了充電困擾。
除了動力隨叫隨到,讓人駕駛酣暢淋漓外,這臺途昂Pro的底盤操控展現了老牌合資車企的技術老練,尤其是在黃山的彎道行駛中這種感覺會更加的明顯。說句實話,這車駕駛起來的高級感,是那些新勢力給不了的。
沒錯,在黃山盤山公路的極限駕駛中,途昂Pro的 DCC動態底盤對側傾的抑制比空氣懸掛更線性(某新勢力車型運動模式易暈車),并且轉向比可實現從15:1到11:1的無級調節,彎道靈活性堪比轎車。
【結語】在新能源與燃油車的十字路口,途昂Pro用大眾的燃油技術結晶,演繹了一場傳統豪強的絕地反擊。這不是一臺簡單的油車續命作,而是用智能時代的工程思維重構的機械藝術品。當競品還在堆砌配置參數時,它已悄悄改寫了中大型SUV的價值公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