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豬八戒偷吃人參果,萬萬沒想到,幾乎快被大家伙兒遺忘的威馬汽車,居然有“起死回生”的跡象。
據騰訊新聞《一線》報道,1月21日,也就是小年前一天,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重整案債權人會議以網絡視頻方式召開,從債權人提供的重整計劃(草案)文件來看,威馬終于找來了投資。
救場的資本大佬名字叫做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業內人士穿透該公司股權結構后發現,這家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主要股東為深圳卓凱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鳳宇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實際控股人為黃晶,間接持股比例為40%。
再往深處扒拉,深圳鳳宇公司曾入股深圳悠寶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并且其法人又為深圳鳳宇公司又曾入股深圳悠寶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也就是說,寶能或將參與到威馬汽車重組。
看到這,不少業內人士瞬間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果資方是別人或許還可以理解,但寶能的話就得懷疑這場所謂的復工復產究竟是不是一場“鬧劇”了。
因為寶能集團的現狀,想必大家隨便搜索一下都能看到。比如金融界近日刊發的這則報道,顯示姚振華及寶能集團等被執行3.4億元,涉及金融借款糾紛,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更是現存90余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過462億元。
可見現在的寶能是怎樣的一地雞毛狀態,這種情況下又如何拿出錢參與到威馬的重整計劃中?
再細數寶能以往的造車經歷,無不以失敗告終。比如其當初以66.3億元的代價收購奇瑞旗下觀致汽車的51%的股權,后逐步提升至63%,但現在的觀致已瀕臨絕境。
還有寶能自創品牌悠寶利汽車,主打微型電動汽車,雖然口號打得震天響,說要打造一個為中國億萬家庭打造精致出行生活的品牌,但現在都還沒有實現交付,屬于車市笑柄的存在。
如今威馬的復工復產,也延續了同樣的戲碼,即重整計劃(草案)文件提到的2026-2027年每年1-2 款車型有節奏的量產交付,計劃 2027年年銷量超60萬輛,初步形成規模化發展趨勢。面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寶能即便到現在這個田地了,但愛吹牛的毛病依然沒有改變。
要知道造車十年的蔚來汽車,去年的全年銷量也不過是22萬輛,并且虧了超過1000個億,最近更是因為銷量下滑上了熱搜,一度被輿論懷疑是否會被小米收購。
尚不知能否復工復產的威馬,在危機還沒有解除的情況下就放話年銷60萬輛,這無疑再度讓業界對造車新勢力投下不信任票。
轉載請注明出處。